打开APP

青岛能源所开发出高安全性阻燃生物质复合材料动力锂电池隔膜

在中科院“百人计划”、科技部“863”储能电池重大专项、山东省杰青基金和青岛市重点实验室等攻关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仿生能源与储能系统团队历经3年多的科研攻关,在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安全性阻燃生物质复合材料的动力锂电池隔膜,并达到中试生产规模。

2012-11-19

纳米生物材料专委会成立

11月18日~21日,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纳米科学技术分会纳米生物材料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武夷山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主办,福州大学生物和医药技术研究院协办,来自中国各大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多位杰出专家学者与会,生医药院院长张其清教授被推举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012-11-28

药明康德一研究员因盗卖默沙东医用化合物被定罪

据一份法院文件显示,受雇于中国一家主要制药研究公司的一名中国籍科学家因窃取并出售默沙东公司(Merck & Co.)注册了专利的医用化合物而被判有罪。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5月16日判决书的复印件显示,默沙东公司的两种化合物在中国进行测试期间,无锡药明康德(开曼)有限公司(WuXi Pharmatech (Cayman)...

2012-06-06

JACS:新型泡沫材料可吸附干细胞并促进其成熟分化

2012年12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 --正如骨头可以牢牢固定住身体一样,我们的细胞也存在“支架”可以将机体固定住,这种支架称作细胞外基质或ECM,不仅仅使得细胞附着,而且可以提供细胞的吸附位点或粘着点,从而使得细胞可以结合,就好像是骨骼将肌肉固定于某处一样。

2012-12-12

J Materi Chem:潘浩波等生物活性材料微环境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筹)人体组织与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潘浩波副研究员领导的科研攻关小组近期在生物活性材料微环境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上。 生物材料的降解会在局部营造一个不同于生理条件的微环境,这时材料周边pH值发生显著性变化,研究同时发现碱性微环境对成骨意义重大。

2012-11-18

中山大学研发的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获准临床使用

导读: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刘小林教授用废弃的截肢自主研发出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材料——“神桥”,可直接造福于因神经缺损而致残的患者。这是全球继美国在2008年获准临床使用与上市的同类同质材料后,我国自行研发的国内唯一获正式批准的缺损神经修复材料。

2012-11-19

蚕丝的性能和生物材料学研究--专访高分子材料科学家邵正中教授

蚕丝不仅是纺织丝绸的纤维原料,同时也是一种极好的生物材料。近年来,蚕丝纤维性能的改造及丝蛋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6月29日下午,复旦大学江湾校区的先进材料实验室里,生物谷通讯员就蚕丝以及丝蛋白在生物材料学领域的研究概况和生物医学上的应用前景对邵正中教授进行了访谈。

2013-01-30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

卫办规财发〔2012〕9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为规范和加强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管理,保障采购质量和采购价格合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法律法规,我部制定了《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试行)》。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2012-08-21

我国建成亚洲首家医用级动物供体培育中心

湖南长沙宁乡金洲新区矗立着一座没有窗户的奇特独立建筑,这是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刚建成并将正式投入使用的亚洲首家、全球第二家医用级动物供体培育中心。中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异种移植临床研究建设的重大突破,也标志着我国异种移植治疗糖尿病基础建设跨入世界顶尖行列。 异种移植,是将某一物种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移植到另一物种体内并保持其生理功能,以帮助后者存活。

2012-11-19

Nanoscale:MRI造影剂材料研究获进展

由于其安全、灵敏性,MRI已成为现代医学临床诊断中最重要的影像技术之一。在医学MRI扫描中有30-40%的病例,需要使用各类MRI造影剂。目前,临床上使用的MRI造影剂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以钆及其络合物为代表的T1加权的MRI造影剂,也称正造影剂,主要反映的是纵向,的恢复;另一类是以超顺磁纳米氧化铁为代表的T2加权的MRI造影剂,也称负造影剂,主要反映的是横向磁场的减弱。

201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