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Pathog:科学家揭示牙周炎和动脉粥样硬化潜在的分子关联
引起慢性口腔感染牙周疾病的病原体-牙龈卟啉单胞菌不仅可以引发牙龈的局部炎症,而且该病原菌还和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增加直接相关,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牙龈卟啉单胞菌入侵机体免疫系统诱导口腔炎症及其它疾病的分子机制。 Pathogen-
Cell Metabol:铁调节蛋白的缺失或可引发肺动脉高血压的发生
2013年2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Metabolism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者表示,机体中一种调节铁离子水平的蛋白质可以明显抑制影响肺部的高血压的发生,而且这种蛋白质也可以在血液中稳定红细胞的浓度。 在小鼠中,缺少铁调节蛋白(lrp1)可以引发肺动脉高血压和红细胞增多症。
Stroke:抗血小板药物和降压药物能降低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卒中风险
最新的证据提示现有最好的药物治疗可能足以预防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卒中的发生。如果真是这样的,那么确定治疗所降低的风险就显得至关重要。为此,英国圣乔治大学卒中与痴呆研究中心的Alice King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2年11月27日的Stroke杂志上。结果发现:抗血小板治疗和血压控制是降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短期卒中和心血管风险的最重要因素。
AHA2012:运动对外周动脉疾病血管重建有益
根据上周美国心血管协会(AHA)在2012科学会议上发布的随机研究可知,依据间歇性跛行患者功能恢复结果和生命质量,洛杉矶CA-A项目即每周两次,每次一分钟监护下运动与血管重建有同样的作用。 Farzin Fakhry博士(Netherlands鹿特丹的Erasumus医疗中心的博士)在会议上说道,除此之外,两种干预手段同时维持7年对患者同样有效。
Stroke: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夹闭后的MR-DWI阳性病灶数有助预测症状性缺血并发症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夹闭后症状性缺血并发症(症状性缺血并发症SIC、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卒中)、微血栓(根据MR的弥散加权图像,即MR-DWI阳性进行判断)的危险因素,以及MR-DWI阳性,即DWI(+)与SIC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为此,韩国Yonsei医学院Severance医院影像科的Byung Moon Kim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2年11月29日的Stroke杂志上。
Science:免疫分子编织纳米网抓住沙门氏菌等肠道微生物
由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卫生系统(UC Davis Health System)领导的一组科研人员发现了人α-防御素6(HD6)——这是人体的天然防御系统的一个关键成分——与微生物表面结合并形成了围绕、纠缠微生物并让微生物失能的“纳米网”,防止细菌附着在肠道细胞上或者入侵肠道细胞。 该研究描述了防御素的一种全新的作用机制。
PLoS ONE:干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一定作用
2013年9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Buffalo大学研究员发现在“坏”胆固醇导致人类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干细胞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早期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动物模型中发现,高水平的LDL(“坏”胆固醇)通过刺激造血干/祖细胞(HSPC)的生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内质网-高尔基体网络影响癌细胞发育
2013年9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杂志上的文章称,南加州大学科学家揭示了细胞内复杂的调控机制,基于该发现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新的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的方法。该发现对细胞生物学领域有深远的意义。 该文章的通讯作者Chengyu Liang博士称,我们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内两个生物过程的新型调控机制,该调控对细胞代谢平衡和疾病产生有重要意义。
PLOS ONE:研究揭示肺动脉高压导致心脏衰竭的机制
日本政府拟对部分药物开放网售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有关一般用医药品(大众药)在网上销售的问题,日本政府已决定,为进行安全评估,医疗用药物转为市售后3年内原则上禁止在网上销售。5种类型烈性药禁止网售。有关其余1.1万余种药品,政府将在采取安全保障措施的前提下允许网上销售。厚生劳动相田村宪久今日在记者会上宣布了上述决定。 日本政府将在下周的内阁会议上敲定《药事法》修正案后提交临时国会,力争在明年春天施行新规则。日本政府在6月敲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