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新技术:歌唱时也能成像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唱歌或是说话时,需要人的胸部、颈部、下颚、舌头和嘴唇等处上百种肌肉相互协作才能发出声音。利用新发明的一种超高速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美国贝克曼高等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现在能够对这些肌肉的协作进行成像,研究这些协作的进程。
首次“功能性治愈”艾滋病婴儿
新华社洛杉矶3月3日电 美国研究人员3日报告说,他们通过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实现了首次“功能性治愈”艾滋病病毒婴儿感染者。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儿童医疗中心、密西西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3日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2013年逆转录病毒与机会性感染大会”上报告说,他们在两年前选取一名通过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女婴为治疗对象。在该婴儿出生30小时后,研究人员对其进行组合式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饮用功能性饮料可增加年轻人心血管疾病风险
近日,一项来自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平常不喝咖啡的健康年轻人在饮用能量饮料后,其安静状态下血压会显著升高,因此,他们提出饮用能量饮料可能会增加发生心脏疾病事件的风险。
JBC:蛋白酶体ATPase蛋白功能性研究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的Philip Coffino等人研究发现,蛋白酶体ATPase蛋白不同的同源亚型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相关论文发表在4月5日的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蛋白酶体(proteasomes) 是在真核生物和古菌中普遍存在的,在一些原核生物中也存在的一种巨型蛋白质复合物。在真核生物中,蛋白酶体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Anal Chem:磁共振成像系统助力酶促成胶过程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梁高林教授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钟凯研究员课题组利用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中的9.4T磁共振成像系统对酶促成胶的过程开展研究并取得新进展。
美国科学家使用微滴式数字PCR平台确认全球首例HIV感染患儿功能性治愈
2013年3月3日,在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0届逆转录病毒与机会感染会议(Conference on Retroviruses and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CROI)上,来自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Deborah Persaud博士宣布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消息--通过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美国功能性治愈光明网源于胆大 影响确无比深远
美国一个医疗研究小组3月3日宣布,经其治疗,一名出生时就因母婴传播而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两岁半女童已基本痊愈,停药近一年来未见感染。这个全球首例艾滋病“功能性治愈”让世人都在问:艾滋病能治愈了吗? 意外成功源于医生胆大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儿童医疗中心、密西西比大学等机构的专家称,这名女婴的母亲孕期未作体检,在生产时才查出携带艾滋病病毒。
Neurology:新型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快速诊断不同类型的痴呆症
2012年12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使用MRI(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来帮助判断痴呆是否属于阿尔兹海默症还是其它类型的痴呆,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eurology上。 阿尔兹海默症疾病和额颞叶退化(FTLD)二者尽管潜在的发病过程以及机制并不一样,但是其具有相类似的症状表现。
:保持干细胞状态还是分化为功能性神经元,UPF1蛋白来决定
近日加州大学科学家发现了UPF1蛋白的新功能,该蛋白能够决定神经元前体细胞是否保持干细胞状态还是分化成为功能性神经元。
Nat & Nat Biotechnol:全基因组及转录组测序揭示人类机体功能性的遗传突变
2013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和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两篇研究报道中,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绘制出了不同人群之间的遗传性差异,同时该项研究也为在RNA水平上将人类基因组和基因活性联系起来提供了一定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