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神奇双面猫:面部两侧细胞DNA截然不同
神奇双面猫维纳斯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近日,一只名叫维纳斯的神奇双面猫成为了世界上最火的猫咪,它不仅在facebook上拥有自己的主页,而且它在YouTube上的视频短片也被人们点击了数百万次。看到这只三岁黄褐色小猫的第一眼你就会立马明白它为什么如此火爆:它一半脸是纯黑色、有着绿色的眼睛,而另一半脸却有着典型的橙色虎斑条纹和蓝色的眼睛。
腹中胎儿长啥样?美公司欲推3D"打印"胎儿服务
学者发现汉族人群肌萎缩侧索硬化疾病易感基因
近日,安徽医科大学汪凯教授科研团队联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和德国鲁道夫大学医学中心等国内外多家单位,首次发现中国汉族人群肌萎缩侧索硬化疾病(ALS)的易感基因。研究成果于4月28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 肌萎缩侧索硬化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致死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迄今为止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G3: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新治疗靶点
近日,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牙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TDP-43蛋白质与ALS(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基因操纵该蛋白时会激活各种不同的分子途径。这一发现为治疗ALS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提供了新思路。
J Zool Syst Evol Res:裂腹鱼属鱼类在云贵高原的演化过程
裂腹鱼属为特产于亚洲高原地区的一类鲤科鱼类。所谓“裂腹鱼”因其腹部肛门和臀鳍两侧各有一排较大的排列整齐的鳞片(臀鳞),两排鳞片之间有一条明显的裂缝,初看起来象是肚子裂开一样,故名裂腹鱼。裂腹鱼类是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特有鱼类,它们是随着青藏高原的形成而出现的,裂腹鱼的演化过程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发展息息相关。
Nature:两个新基因突变引发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2013年3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以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为首实施完成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在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也被称为卢伽雷氏病等有关的退行性疾病中,两个基因突变是导致神经细胞死亡主要原因。这两个基因突变发生导致细胞内的蛋白质异常积聚,这些蛋白质在正常RNA的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与癌症有关,包括尤文氏肉瘤,骨肿瘤。
Cell Rep:发现治疗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的新靶点
2012年9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是一种对大脑神经元和脊髓(控制随意肌移动)极具破坏性的进行性疾病。近日,来自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发现了一种可以明显减缓由于该疾病引发的躯体功能衰退的靶点,相关的研究成果已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
Nat & Nat Med:鉴别出影响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患者存活的关键基因
2012年8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UMMS)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可以影响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俗称为路格里克氏病)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基因,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8月26日的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Medicine上,文章中,研究者描述了受体EphA4活性的缺失如何延长ALS患者的寿命...
PLoS ONE:成都生物所发现棘腹蛙罕见染色体易位多态现象
一般而言,易位的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形成异常的“四价体”配对,存在三种分离方式,可形成6种配子,由此在后代中出现多种核型个体。而其中不平衡配子由于遗传上的缺失和重复引起不育或育性极低,导致后代种群繁殖力降低,因而易位多态在自然群体中极难形成,在脊椎动物中更是罕见。两栖类自然种群中,因易位在种群中引起的核型多态现象未见报道。迄今,对于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中易位所引起的细胞学及遗传学效应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