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Oecologia:文耀等发现氮污染加剧威胁山地森林附生苔藓植物群落

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氮素使用量和排放量的增加,并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这一人为活动驱动的过程可能在全球生态系统尺度上导致严重的后果。事实上,由于长时间的累积效应,人为活动导致的氮沉降增加已经对陆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不良影响。对于森林生态系统而言,过量的氮输入可能影响树木的生长以及森林群落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等。

2012-05-30

生物产业公司总裁毓文荣获苏州科技创新创业市长奖

深入全新的领域,你需要快乐来冲淡行业里的枯燥;而站在科技的高端,你需要激情去探索未知的领域。苏州生物纳米科技园“掌门人”刘毓文便是把她的激情和快乐融入进她的创新事业中,成功打造一座新兴产业的创新产业高地。

2012-11-19

EMBO:默芳等揭示炎症调控肿瘤细胞糖代谢的新机制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会刊》(The EMBO Journal)在线刊登了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刘默芳研究组、王恩多研究组关于miR-155/miR-143介导炎症促进肿瘤细胞糖代谢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与中山医院张宏伟教授、瑞金医院李彪教授、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李勇教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李党生研究员等合作完成。

2012-11-18

J Viro:文军等流感病毒复制机理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文军研究员等的两项研究成果,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在流感病毒复制机理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 流感病毒的核衣壳蛋白NP和基质蛋白M1在病毒的复制周期中发挥重要作用。M1蛋白和NP蛋白都具有核穿梭功能,并参与病毒复制、vRNP出核以及病毒粒子的组装。然而,关于M1蛋白和NP蛋白的出核机制尚不清楚。

2012-11-18

Biodeter & Biodegr:小风等生物预处理玉米秸秆酶解糖化研究获突破

玉米秸秆通过酶水解和生物转化后,可生成乙醇、丁醇等生物质能源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应用与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心刘晓风课题组在生物预处理玉米秸秆酶解糖化研究取得新突破。相关论文发表于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该课题组采用高效菌株毛栓菌(Trametes hirsute) Y9,对玉米秸秆进行了预处理研究。

2012-11-18

光慧团队发表关于线粒体与细胞多能性的特邀综述

随着世界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衰老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尽管各种老年病的表现各异,但线粒体功能异常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2013年7月11日,《Cell Metabolism》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团队题为"Mitochondrial Regulation in Pluripotent Stem Cells"的特邀综述(Review Artic

2013-07-18

Oncogene:思金等环境肿瘤学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思金课题组在环境肿瘤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13-12-29

Analy Chem:翟巍等发现小鼠肝脏小RNA存在多种修饰并和糖尿病相关

近日,Analyt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翟琦巍研究组的最新研究进展:A high-throughput quantitative approach reveals more small RNA modifications in mouse liver and th

2013-12-29

Nat Biotechnol:明耀、李大力课题组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基因敲除大鼠及小鼠模型

国际著名生物学期刊《Nature Biotechnology》(2012年影响因子为32.44)于8月8日在线正式发表了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生科院生命医学研究所刘明耀教授和李大力副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

2013-08-20

Nat.Gen:静宇等成功克隆颅内钙化疾病致病基因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刘静宇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张学教授领衔的国际合作研究团队成功克隆颅内钙化疾病的致病基因。2月13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首次向世界披露了中国科学家在颅内钙化疾病研究中取得的新突破。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