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生物学研究进展一览
2017年6月18日/生物谷BIOON/---本期为大家带来的近段时间内结构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1. Cell:从结构上揭示精子在受精开始时识别卵子外壳蛋白机制doi:10.1016/j.cell.2017.05.033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典卡罗琳斯卡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获得一种精子蛋白在受精开始时结合到一种对应的卵子外壳蛋白上的三维结构图。这项研究揭示出一种相同
性别差异对生物学研究到底有多重要?
2017年6月8日讯 /生物谷BIOON /——过去10年间,许多药物由于毒副作用被踢出市场,因为它们对女性的毒性大于对男性的毒性。然而目前将药物带向市场的实验多在雄性细胞和雄性动物模型上进行,这也正是本文介绍的研究作者试图改变的一个坏现象。“我们真的需要在两种性别的细胞和动物上进行实验。”Franck Mauvais-Jarvis说道,他是呼吁临床前研究中性别平等的重要科学家之一。“只采用单一性
瞿礼嘉研究组近日解决植物生殖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
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演化理论认为,在陆地上生长的高等植物是从生长在水中的藻类演化而来的。在从水中生存到陆地生长的转变过程中,植物需要演化出新的结构以适应少水或缺水的新环境,例如演化出了维管束组织以便给植物提供更好的物理支撑和营养物质的远距离运输;演化出位于表皮的保卫细胞能加强植物细胞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等等。高等植物的生殖过程同样演化出了一些特化的组织来使用生殖方式的改变。众所周知,在水生藻类和动
黄峻教授:心力衰竭新的生物学标志物ST2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4月21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第三届)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与应用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开幕。本次会议邀请了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新型生物标志物发现以及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黄峻教
Biological Reviews:探明IgY基因组成和生物学功能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小莺教授领衔,与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Sutton教授团队的一项国际合作成果《IgY: a key isotype in antibody evolution》在Biological Reviews期刊(IF=10.75)发表。IgY,由两条重链(H)
《氧化还原生物学》:四川农业大学在人类胶质瘤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由四川农业大学为第一单位,动物医学院实验动物疾病模型研究室黄超博士和陈正礼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的研究成果“肿瘤级别关联的神经珠蛋白表达受到PPARγ的负向调控并且在胶质瘤进展中发挥抵抗氧化应激的
“非典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生物学基础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衰老症,这种疾病有时候难以诊断,其原因尚不清楚。 然而,新的研究发现两个慢性疲劳综合征亚组的生物基础,这可能在未来有助于临床医生诊断疾病并更有效地治疗。
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学进入ESI国际排名
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2011年9月1日更新数据显示,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学科(BIOLOGY & BIOCHEMISTRY)进入ESI国际排名,成为继工程学、物理学、临床医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和药理学之后华中科技大学第八个进入ESI排名的学科。
大数据计算生物学:面临“新机遇与挑战”
3月23日至24日,由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主办的大数据计算生物学“新机遇与挑战”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中国、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生物医学大数据管理与分享;生
微生物所发表寨卡病毒结构生物学综述文章
近日,《细胞》(Cell)子刊、生物化学研究学术期刊 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施一与高福的题为 Structural Biology of the Zika Virus(《寨卡病毒结构生物学》)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