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牧渔行业:生物能源企业柳暗花明
近日国务院下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将生物产业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认为目前生物产业企业规模偏小,缺乏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研发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创新不足,因此要想成为战略性产业,我们认为必须在各个细分领域内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有规模效益,研发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支撑,在生物农业方面我们认为生物能源的发展空间最大,重点推荐中粮生化和龙力生物。
英研究称生物燃料致农作物减产且有损健康
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月刊近日刊登一份研究报告,认定生物燃料不如想象中那样“绿色”,可能加剧空气污染,导致粮食减产,以至有损人类健康。 减产量 欧洲联盟正推动发展生物燃料,以减缓气候变化步伐。生物燃料发展及其影响是这份报告的主题。 报告说,白杨、柳树和桉树生长速度快,是可再生木材燃料的来源,先前被视为石油和煤炭的纯净替代品。
PNAS:金属纳米颗粒对大豆作物产生影响
2012年8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防晒霜、洗涤液和化妆品含有微小的金属纳米颗粒,而且这些纳米颗粒会在一天结束之时被冲进下水道。或者它们是在生产之后被排放出来的。
Curr Biol:植物"营养基因"——给农作物种子增产与食品安全带来希望
华威大学(又称沃里克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的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个"营养基因",这个基因控制营养素从植物到种子的转移--这是可以帮助增加全球食物产量的关键一步。 本研究,由华威大学主持,并与牛津大学及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公司Biogemma合作,已第一次确定一个名为Meg1的基因,此基因在玉米植株中调节从母代到子代的最佳营养量。
农科院专家:通过外形辨别转基因作物纯属忽悠
转基因大豆不发芽、夏季产的胡萝卜是转基因、转基因的土豆削皮后不变黑、细长又很亮的大米值得警惕……近日,不少关于如何通过外形辨别转基因作物的文章在网上风传。
PNAS:婚姻或影响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
一项研究发现,非洲小规模农业社区内部的婚姻可能影响木薯的遗传多样性。木薯是一种广泛种植的农作物,它的含大量淀粉的可食用的根常常被称为木薯。 Marc Delêtre及其同事调查了非洲加蓬的10个社区的婚姻交流和种子交换网络之间的关系。
油料作物可破生物柴油原料瓶颈
在我国开展以木本油脂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建设是可行的 中国客机航空生物燃油首次试飞成功后,燃油的原料——油料作物麻风树结出的小桐子果实也随之进入人们的视线。 在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苏淑钗看来,按照“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利用盐碱、沙荒等边际土地种植油料作物,不失为一种保证生物燃料原料供应的最佳举措。 “我国有大面积的荒山荒地,若加强科研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林业生物柴油原料发展潜力巨大。
甘蔗细菌助农作物空中取氮减少化肥使用
氮肥过度使用会给周边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英国研究人员开发的新技术则有望降低这种压力,他们通过给农作物植入一种取自甘蔗的细菌,使作物从空气中获取营养成分氮,从而减少氮肥使用。 英国诺丁汉大学最新发表的公报说,植物会通过固氮作用将氮分子转化为氨,为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然而绝大多数植物只能从土壤中获取氮,因此许多农作物都须施用氮肥。不过,一些植物可在固氮菌的帮助下从空气中直接获取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天士力共同研究中药资源
2013年7月1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天士力现代中药资源研究中心"的成立揭牌仪式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内举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忠常务副校长、生命科学院韦革宏院长、生命科学院化小峰书记、梁宗锁教授等;天士力集团董事局闫希军主席、吴乃峰总裁、朱永宏副总裁、现代中药资源有限公司刘岩董事长、天士力研究院周水平副院长、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王占国总经理等一起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