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人员发布最新版树鼩基因组注释

 树鼩是一种与实验大鼠差不多大小的小型哺乳动物,是灵长类的近亲。由于其繁殖周期短(约6周),饲养成本低,单胎产仔数较高(每胎2-5只)等特点,在某些方面有望替代非人灵长类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目前,树鼩已被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模型创建,是研究视觉系统与功能的很好的动物。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姚永刚团队和合作者,对树鼩开展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

2021-10-19

Cell Rep:科学家将单细胞分辨率下的器官成像技术与免疫化技术相结合来揭示前列腺癌的发生和转移机制

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来研究小鼠机体中胰腺癌的生命史;文章中,研究人员结合了他们在全器官成像和前列腺癌方面研究的专业知识,追踪了胰腺癌细胞如何生长成为肿瘤病扩散到其它器官中;这种方法或能帮助研究人员首次在一种能准确模仿真实生活的疾病环境中来研究前列腺癌细胞的行为和特性。

2021-11-23

Science:对人类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的新见解将有助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癌症

2021年9月27日讯/生物谷BIOON/---在2020年,估计有1000万人因癌症而丧生。这种毁灭性的疾病是由我们的DNA---我们所有细胞的指令手册---的变化所造成的。自从科学家们首次公布人类基因组序列以来,已经过去了20年。这一重大成就之后的重大技术进步,使我们今天能够非常详细地读取我们DNA的多层信息---从细胞癌变时发生的DNA的第一个变化到晚

2021-09-27

我国科学家建成并上线发表全球药典草药基因组数据库

   近期,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团队建立了全球药典基因组数据库(GPGD)。该数据库是全球首个针对药典收载草药物种的大型基因组学数据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杂志,标题为“Global Pharmacopoeia Genome Database is an integra

2021-09-30

古人类基因组学研究发展的综述文章发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在Science特刊《人类基因组发布20周年》上,发表了题为Insights into human history from the first decade of ancient human genomics的综述文章,系统梳理了过去十余年来古人类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通过获取的小的古DNA片段

2021-09-26

CRISPR/Cas9合筛选揭示了人类乳腺癌中相互作用的肿瘤抑制基因和治疗靶点的上位性网络

大多数癌症是由多种基因改变驱动的,但这些改变在肿瘤发生过程中是如何协同作用的仍然是未知数。

2021-10-27

PNAS:基因组筛查肠道微生物在调节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在调节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的进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2021-09-08

基因组测序证实长江流域为中国李原始驯化中心

  中国李是世界上商业化栽培最广泛的李种之一,适应性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李杏种质改良团队与桃种质资源团队联合破译了中国李高质量基因组,为其重要经济性状改良奠定遗传学基础,相关成果9月2日发表于《植物学杂志(The Plant Journal)》。据黄振宇博士介绍,研究团队首先利用二代、三代及

2021-09-14

Genes & Development:发表增强子eRNA调控三维基因组重要研究进展

增强子是人类基因组中一大类非常重要的顺式调控元件,能够参与染色质的空间折叠和基因的表达调控。在人类基因组中存在着成千上万的增强子,它们在组织器官发育过程的基因调控中起到重要作用。上世纪90年代,研究者发现增强子能够转录出RNA。直至2010年,增强子转录出的RNA才被命名为eRNA。在eRNA刚被发现的时候,它们被当成不具有生物学功能的转录“副产物”。随着研

2021-09-18

Cell:揭示胰腺癌的独特蛋白基因组学特征有望开发出早期诊断和治疗这种癌症的新方法

在一项大型国际合作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研究胰腺癌的多个方面之后,确定了有希望的胰腺癌治疗和早期诊断的新靶标。他们的研究结果可能为患有这种致命疾病的患者带来希望。

2021-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