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 Virol:我国首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性DNA克隆

11月13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钟劲课题组的研究论文从丙型肝炎病毒临床分离株直接建立高效的丙型肝炎病毒细胞感染模型的新型策略》。

2013-11-21

:一种崭新的单克隆抗体技术

今年5月份的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文章A proteomics approach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cloning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from serum介绍了崭新的抗体开发平台:NG-XMT™ 技术,它利用蛋白质组学,通过

2012-11-18

Nat.Genet:我国成功克隆PKD致病基因

近日,《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应用先进的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在8个家族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简称为PKD)家系中发现PRRT2基因上存在3种截短突变,并成功克隆了家族性PKD的第一个致病基因PRRT2,这对揭示疾病分子发病机制以及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12-11-18

Nature:单克隆抗体在HIV治疗中的应用

本期两篇论文在灵长类模型中对新一代广谱强效抗HIV-1单克隆抗体(mAbs)进行了测试,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

2013-12-02

Nat Genet:科学家克隆稻米品质关键基因

记者从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悉,由中科院院士张启发领衔的水稻国家研究团队成功克隆了第一个稻米垩白率的主效基因Chalk5,并对其调控垩白形成的分子与细胞学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为解释稻米产量与品质的矛盾与统一提供了遗传与分子证据,为水稻优质育种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2014-03-21

PNAS:anti-HER3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新发现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以色列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制备了几种anti-HER3单克隆抗体,通过对比这几种抗体在促进HER3降解,下调下游信号,抑制培养细胞生长以及募集免疫细胞等方面的能力,发现其中一支抗体能够明显抑制小鼠体内胰腺癌细胞的生长,这对利用抗体治疗的方法治疗胰腺癌具有重要意义。

2015-01-27

克隆干细胞保真性更高

与重编程的细胞相比,通过核移植产生的干细胞具有更高的保真性。

2014-07-04

青海高原首例“试管”培育成功

记者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园了解到,青海高原首例两只“试管羊”培育成功。

2013-12-01

JMCB:李劲松研究组获得来自脂肪细胞的克隆小鼠

2013年10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核移植和iPSC技术能有效地将体细胞重编程为具有多能性或全能性的细胞,然而是否各种体细胞均能用于重编程还不清楚。脂肪是一种容易获取的组织,最近的研究表明,脂肪来源的细胞能够通过“Yamanaka因子”的诱导变成iPS细胞,但是到目前为止,脂肪细胞是否能够用于作为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产生克隆小鼠还不得而知。

2013-10-15

世界首例“蜘蛛丝”在内蒙古诞生

新华社记者 王春燕摄 世界首例蜘蛛牵丝细毛羊和绒山羊6月中旬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诞生。7月4日上午,记者在内蒙古农业大学实验室看到,这些出生半个多月的羊羔健康状况良好,外形与普通羊羔没有什么差别。 蜘蛛牵丝是目前发现的韧性、强度和弹力最优质的天然纤维,其超高的强度和出色的弹性是其他天然和人工材料无法比拟的。

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