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谁是最有效率的药品研发者?

2013年8月13日讯 /生物谷BIOON/ --很少有行业像医药行业一样,在研究开发过程中会遭受许多巨大的失败。据估计,研究一项药物失败的总体可能性达到了95%,而一项药物开发成功后的总成本却往往十分高昂。在研究了98家上市药企的研发过程后,药企开发一项药物的研发成本往往不和其总投入有直接关系。 来自Forbes的Matthew Herper将药企分为四档。

2013-08-14

PCE:曹坤芳等揭示树木光合午休现象的水分决定因子

很多植物都有光合午休(中午光合作用速率下调)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关系着植物一天的光合产物积累和生长速率,因而研究其决定因子对深入了解生态系统碳固定和选育高产农作物品种都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气孔导度(指示气孔打开的程度)的下降被认为是导致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

2012-07-20

JACS:基于石墨烯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能够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将太阳光转化为化学能量,能够潜在地产生可更新的非污染性的燃料和用途广泛的化学物。但是开发一种有效的光能到燃料转变的过程一直遭受挑战。尽管研究人员已证实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是可行的,但是要获得高的效率一直比较困难。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韩国化学技术研究所和梨花女子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证实石墨烯(graphene)可能用作一种有效的光催化剂来改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的效率。

2012-11-18

英高校新研究:模拟光合作用制造氢能源

英国多所知名高校日前启动了一项新研究计划,通过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将太阳光转化为可利用的氢能源。 该项目首席研究员、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科学家茹莱亚·比特表示,研究人员将利用合成生物技术,把微型太阳能板与微生物绑定,建立起人工模拟的光合系统,从而将吸收的太阳光转化为氢和氧。 比特说:“人工光合系统将能捕获太阳光,制造生产出‘无碳’新能源——氢,这一能源可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和发电等领域。

2013-01-25

FEMS Micro:徐旭东等质疑VIPP1对蓝藻光合膜形成的作用

光合作用是生物圈的能量基础,而光合作用发生于称为类囊体膜的光合膜上,因而光合膜形成机理成为生物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欧洲学者曾于2001年在PNAS同一期发表两篇论文(98: 4238-4242; 98: 4243-4248),分别在蓝藻(集胞藻)和高等植物(拟南芥)报道了一种蛋白VIPP1对于类囊体膜形成的关键作用,认为该种蛋白能够促使蓝藻细胞膜或植物叶绿体内层被膜形成膜泡...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