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hem:人工光合作用突破——快速分子催化剂

瑞典斯德哥尔摩皇家理工学院(KTH)化学系的研究人员报道,他们已设法构造出能使水快速氧化成氧气的分子催化剂。事实上,科学家们让人工光合作用的速度首次达到接近自然光合作用下的速度。这一研究结果为太阳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将来应用发挥关键作用。 30多年来,世界各地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改进人工光合作用。有各种研究结果,但是一直没有成功地创造出一种能十分快速氧化水的的太阳驱动催化剂。

2012-04-16

Circ Cardiovasc Interv:新仪器可高效率的将干细胞移植入跳动心脏中

梅奥诊所的科学家今日开发出专门的导管可以将干细胞移植到跳动心脏中

2013-12-17

PNAS:模仿光合作用有效地分解水

一组研究发现一种人造光合电池能高效地把水分解成它的组成元素,并且电池内的电子运输迅速。

2013-11-26

FEMS Micro Lett:徐旭东新研究质疑光合膜形成机理

众所周知,光合作用是生物圈的能量基础,而光合作用发生于称为类囊体膜的光合膜上,因而光合膜形成机理成为生物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欧洲学者曾于2001年在PNAS同一期发表两篇论文(98: 4238-4242; 98: 4243-4248),分别在蓝藻(集胞藻)和高等植物(拟南芥)报道了一种蛋白VIPP1对于类囊体膜形成的关键作用,认为该种蛋白能够促使蓝藻细胞膜或植物叶绿体内层被膜形成膜泡...

2012-02-21

Science:"活化石"揭示光合作用起源

最近,灰胞藻门藻类(Cyanophora paradoxa)完整基因组已被美国罗格斯大学Debashish Bhattacharya博士带领的一个国际协会阐明。佛雷堡大学Stefan Rensing博士和生物学教职工Aikaterini Symeonidi通过进行编码转录因子分类和种系发生的分析致力于基因组分析以及检查和清除基因组污染。 研究结果发表在当前期Science上。

2012-11-18

人造光合作用革命食品与能量产量

2月17日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讯,改善天然光合作用来制造新能源和提高农作物产量是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资助的研究重点。可以看到我们正一步步接近瓶装太阳能或增压电工厂来产生丰收农作物。 光合作用让生物系统从太阳中获取能量并用它们来生产食物与燃料。它是地球上最重要生物学过程之一,但是它并不是它所可能的那样有效。自然取舍导致许多重要作物中的效率不到1%,因此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2012-02-20

PNAS:利用微生物基因测序可提高生物燃料产出效率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15日报道,美国联合生物能源研究所(JBEI)通过新的实验方法和基因测序分析,发现了细菌耐受有毒盐溶液的生理机制,有望大大提高微生物抵抗生物燃料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盐溶液毒性的能力。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可作为耐离子液微生物基因工程的基础,带来更高效的生物燃料生产工艺。相关论文发表在5月14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站上。

2012-11-18

中科院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分子机理获进展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及光合细菌在光下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是整个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是农作物增产的一个根本途径。 光合作用在绿色植物所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中进行,存在于叶绿体上的光合膜含有丰富的糖脂(半乳糖甘油酯),而UDP-半乳糖是合成这些糖脂的主要供体。

2011-08-03

Plant Physio:朱永官等光合生物甲基化砷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朱永官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一直致力于研究生物对土壤和水体中砷的转化(包括甲基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该研究团队的部分研究结果近期发表于国际杂志Plant Physiology 和New Phytologist ,并且他们在线发表于Trends in Plant Science的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这些研究结果和相关国际最新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给出了建议。

201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