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光遗传学工具新希望,光驱动钠离子通道KR2结构被解析
日本科学家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发表学术文章称,他们解析出了光驱动钠离子通道蛋白KR2结构,为未来新一代的光遗传学工具创造了可能。
周光飚:环境因素引起肺癌的机理
上海2015年5月8日讯 /生物谷BIOON/--2015年5月7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5肿瘤干细胞转化医学论坛在上海好望角大酒店隆重开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周光飚研究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并发表了题目为《环境因素引起肺癌的
Nature:LITE杂合系统在光遗传学上的应用
Feng Zhang及同事将可定制的TALE DNA结合域与光敏“隐花色素-2”蛋白及其来自拟南芥的相互作用伙伴CIB1结合在了一起,从而生成了一个光遗传“双杂合”系统(他们将其称为LITEs,即“光可诱导的转录效应物”)。LITEs不需要其他辅因子,容易被定制来以很多位点为目标,并且还能快速地、可逆地被激活。它们还可被打包到病毒载体内,定向输送到特定细胞类群中。
纽约大学理工学院拟研发生物材料 可制风机叶片及光伏组件
清洁能源技术通常采用非可持续性的石油原料,如今研究人员将探索采用生物材料制造风机叶片、太阳能光伏组件及其他元件的全新方式。 据纽约大学理工学院(NYU-Poly)透露,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已经授予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教授Richard Gross一笔奖金,他将与其他来自7所学校的研究人员合作研发生物聚合物。
Nat Rev Mol Cell Biol:刘光慧等发表关于干细胞多能性与表观遗传调控的综述
7月23日,Nature Review Molecular Cell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员同美国索尔科生物学研究所(The 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研究人员合作的关于干细胞多能性与表观遗传调控的综述文章...
Soc:雷晓光等揭示倍半萜二聚体类天然产物的首次仿生全合成
2012年7月19日,我所雷晓光实验室在 J. Am. Chem. Soc. 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Biomimetic Syntheses of (-)-Gochnatiolides A-C and (-)-Ainsliadimer B”的文章。
JACS:雷晓光等揭示新型原创性的生物正交反应
2013年3月26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雷晓光实验室在 J. Am. Chem. Soc. 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A Bioorthogonal Ligation Enabled by Click Cycloaddition of o-Quinolinone Quinone Methide and Vinyl Thioether”的文章(http://pubs.acs.org/doi/pdf/
JACS:研究者揭示DNA光损伤反应动力学机理研究进展
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从气相小分子体系扩展到更为复杂的凝聚相生物分子体系、与分子生物学等领域形成交叉,是化学动力学研究领域蕴含机会和富有挑战的方向之一。在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支持下,化学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致力于发展时间分辨红外等光谱方法,深入研究导致DNA光损伤的激发态及自由基反应的复杂过程,取得了系列进展,发现并提出分子和量子态层次上认识DNA光损伤的多种化学反应新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