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和美国费城儿童医院联合开展“1,000种罕见病基因组项目”
2012年6月18日,华大基因(BGI)和美国费城儿童医院(The Children’s Hospital of Philadelphia, CHOP)宣布双方将联合开展1,000种罕见疾病基因组学研究,望能寻找到更多与罕见病相关的致病基因,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奠定坚实的遗传基础。据了解,双方将首先对1,000个罕见病患者样本进行外显子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Nature:艾滋病病毒也挑剔
近日,著名国际期刊nature在线发表了意大利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类型1(HIV-1)倾向于整合在靠近宿主细胞核核孔的核膜区域,选择在这部分区域进行活跃转录的基因进行整合。这项研究或为阻断HIV-1病毒的宿主基因组整合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Nat Genet:靶向作用染色体重排可治疗儿童恶性白血病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圣裘德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儿童机体中除了影响MLL基因的染色体重排外或许基因突变较少,相关研究或可以帮助靶向做种这种染色体重排来改善患儿的生存率。
JDOHD:父母吸烟增加儿童患糖尿病的风险
近日,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暴露于父母烟草中的子宫内胎儿或更易在成年期患上糖尿病,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Health and Disease上。
PNAS:HIV-1衣壳分解分子机制 助力艾滋病新型疗法开发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至今科学界关于HIV-1病毒衣壳在感染细胞中什么情况下会分解依然存在争议,而本文研究中我们就揭示了一种名为PF74的HIV-1抑制剂以及宿主蛋白CPSF6如何同病毒衣壳表面的小槽相结合来抑制衣壳的分解,进而抑制病毒的感染和传播。
Cancer Res:艾滋病药物对抗前列腺癌!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Cancer Research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在HIV疗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受体CCR5或许可以驱动前列腺癌向骨头中的转移。
Hum Gene Ther:陈小平等艾滋病基因治疗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陈小平博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在艾滋病基因治疗方面获重要进展,相关研究论文于2012年2月在《人类基因疗法》杂志(Human Gene Therapy)发表。 CCR5是艾滋病病毒(HIV)进入靶细胞(例如CD4+T细胞)的重要辅助受体,缺乏CCR5使 HIV不能进入细胞从而不能感染细胞和人体。
中澳合作卫生与艾滋病项目 5年投2.1亿
中澳卫生与艾滋病项目完成大会22日在北京举行。这一为期5年的项目共投入3240万澳元,约2.1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展艾滋病防控、新发传染病防治、加强卫生体系建设等领域的合作。 中澳卫生与艾滋病项目为中国与澳大利亚政府双边发展合作项目,由澳大利亚国际发展援助署资助。从2007年8月至2012年12月期间,项目共资助开展53个项目活动,先后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政策研究分析成果170多篇。
JBC:新研究揭示艾滋病毒感染辅助性T细胞机制
2012年9月27日 电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上的研究揭示了艾滋病毒是如何感染帮助人体免疫系统进行抗感染的辅助性T细胞。该研究由Mason国家生物防御和感染性疾病中心教授Yuntao Wu领导完成。 HIV病毒劫持辅助性T细胞,当辅助性T细胞数量直线下降时,身体容易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