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促癌症发展、抗疟疾...
1882年意大利研究者J.B.比佐泽罗通过研究首次提出血小板的概念,当时研究者发现血小板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血小板是哺乳动物的血液成分之一,其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研究人员通过长期研究发现,血小板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日来自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
胃饥饿素促脑细胞生长
坐在空盘子前的一个人。图片来源:JGI/Jamie Grill/Getty节食能够增强大脑能力?一种刺激胃口的胃荷尔蒙似乎能够促进新脑细胞的生长,使它们免受衰老的影响,这或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一些人称节食让他们感到更有精神。
Nature:比凋亡更快!邵峰院士团队发现细胞焦亡新机制
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最近发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相比于细胞凋亡(apoptosis),细胞焦亡发生的更快,并会伴随大量促炎症因子的释放。细胞焦亡发生机制(图片来源:《Nature》)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同时也是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得主的邵峰院士首次揭示和阐明了细胞焦亡的机制。他的团队发现,半胱天冬酶(caspase)炎症小体下游的 Gasdermin 家族蛋白
Scientific Reports:发现TGF-β1诱导的细胞凋亡和EMT之间的平衡关联与调控机制
4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在线报道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宋建国研究组题为YAP modulates TGF-β1-induced simultaneous apoptosis and EMT through upregulation of the EGF receptor 的研究工作。该工作介绍了转化生
eLife:致癌病毒或可控制免疫细胞复制 促其永生
病毒往往会贪婪地接管宿主机体的运转机制,并且使其成为病毒的优点,但很少有人类病毒能够像EB病毒那样惬意,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在几乎十分之九的人体内都能够找到,但其并不会诱发任何疾病效应。但这种病毒却会诱发青少年出现单核细胞增多症,同时还会在免疫缺陷患者体内引发多种类型的淋巴结癌症,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等。
基因突变让端粒失控 促发癌症
近日,来自威斯达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保护端粒(我们染色体末端结构)的部分蛋白复合物的结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该研究解释了与这个蛋白复合物相关的一组基因突变如何促进一系列癌
JCI:研究发现PPARγ具有促癌作用!
肝癌是最主要的致死癌症之一。大量的基因分析显示肝癌和许多分子通路的失调有关,但是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紊乱似乎在肝癌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肥胖是导致肝癌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其中核受体PPARγ通过调节代谢相关基因的转录在肝脏脂肪摄入和储存控制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还不清楚PPARγ是否也促进肝癌的生长。
Structure:科学家成功利用超级计算机阐明细胞膜关闭促癌蛋白表达的分子机理
最近,一项发表在国际杂志Struc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利用超级计算机阐明了细胞膜控制主要促癌蛋白形状以及功能的分子机制,这种蛋白是一种名为K-Ras的小型酶类分子,其能够吸附到细胞膜上,并且能够感知来自细胞外部的信号分子。
Leukemia:促癌蛋白p300化身抑癌蛋白抑制白血病
近日,来自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西尔维斯特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p300蛋白可以阻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展成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p300是一种可以促进DNA乙酰化的蛋白,这项研究发表在Leukemia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