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进化蛋白因子加速体细胞重编程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Ralf Jauch课题组建立了一种人工进化重编程转录因子的筛选平台,以促进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生成。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可为再生医学提供充足细胞来源,在研究与医疗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但重编程的诱导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Ralf Jauch 课题组将蛋白质工程和细胞重编程结合,设计并筛选出功能增强的、可加速体细胞重编程的蛋白因子。该研究在
发现“线粒体闪烁”启动细胞核重编程的全新模式
8月30日,国际著名学术杂志《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Short-term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Opening Modulates Histone Lysine Methylation at the Earl
人工进化蛋白因子加速体细胞重编程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Ralf Jauch课题组建立了一种人工进化重编程转录因子的筛选平台,以促进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生成。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可为再生医学提供充足细胞来源,在研究与医疗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但重编程的诱导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Ralf Jauch 课题组将蛋白质工程和细胞重编程结合,设计并筛选出功能增强的、可加速体细胞重编程的蛋白因子。该研究在
Nature子刊 (细胞死亡和疾病):一种p53异形体调节条件性细胞重编程
肿瘤抑制蛋白p53是一种序列特异性转录因子,通过抑制或激活下游的靶基因来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功能性p53的缺乏导致致瘤性转化, p53基因的突变也是目前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基因变异之一, 40多年来一直是肿瘤研究领域中最重要和最活跃的分子之一。近几年来,科学家们对p53异形体的研究越来越多。迄今为止,人们已鉴定出14种天然的p53异形体(isoform):p53α、p53β、p53γ、Δ40p53
Nat Commun:科学家成功将皮肤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
2018年7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我们的体内含有多种类型的细胞,每一种细胞都扮演着不同的类型的角色,2012年诺贝尔获奖者—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通过研究将成体皮肤细胞成功转化成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这一过程称之为重编程作用。图片来源: Otonkoski Lab/University of Helsinki 截止到目前为止,重编程过程仅可能引入关键的基因促进细胞类型
Nat Neurosci:只需加入两种转录因子 科学家就能将非神经元细胞成功重编程为神经元细胞
2018年7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2012年,来自美茵茨大学的研究者Benedikt Berninger首次将大脑中的结缔组织细胞成功重编程为神经元细胞,然而截止到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细节信息,以及相关的状态对于细胞重编程的成功性到底影响有多大?如今,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研究者Berninger带领的研究团队通
近期细胞重编程领域重磅级研究成果解读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细胞重编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进展,分享给大家!【1】Nature:重磅!构建出将皮肤细胞转化为神经元的重编程配方doi:10.1038/s41586-018-0103-5大脑是非常复杂的,有数千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而且每种细胞参与不同的疾病。理解和治疗许多大脑疾病的问题在于我们不能可重复性地产生正确类型的脑细胞。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Kristin Baldwin
构建出将皮肤细胞转化为神经元的重编程配方
2018年5月14日/生物谷BIOON/---大脑是非常复杂的,有数千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而且每种细胞参与不同的疾病。理解和治疗许多大脑疾病的问题在于我们不能可重复性地产生正确类型的脑细胞。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Kristin Baldwin教授及其团队想要知道简化和扩展让利用皮肤细胞直接制造出神经元的编码工具盒(coding toolbox)是否是可能的。Baldwin实验室成员
肝转移癌细胞会重编程,以肝脏的果糖为生!
2018年4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杜克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师已经发现转移性癌细胞可以对自身的代谢进行重编程,以适应它们在新器官中的生存。特别地,研究人员发现来自结直肠癌的细胞可以在肝脏中改变它们的饮食习惯以利用肝脏高水平的果糖。这项研究为对抗转移性癌症提供了新思路,于近日发表在《Cell Metabolism》上。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当癌症转移至身体其他器官时
Nature子刊实现体内重编程再生T细胞技术突破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王金勇研究组等在免疫学刊物《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在线发表了T细胞再生研究领域的创新性成果,首次通过体内重编程将B细胞直接转化为有生理功能的T细胞。该细胞在免疫缺陷鼠和模拟临床骨髓移植预处理后的野生型小鼠上均能快速重建T免疫系统,产生长期获得性免疫记忆。该成果为重新认识血液谱系命运改变决定因子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寻找新来源T细胞用于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