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betes Care:1型糖尿病妊娠后血糖和体重均增高
1型糖尿病患者妊娠期间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大部分患者血糖能达到正常水平,但是分娩后血糖和体重改变少有相关研究报道。为此,波兰研究者Cyganek K开展一项分娩后血糖和体重改变的相关研究(Postpregnancy Glycemic Control and Weight Changes in Type 1 Diabetic Women)。
Diabe Care:低血糖或增加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事件及死亡的风险
近日,来自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低血糖和糖尿病病人死亡率及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之间的关联,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Diabetes Care上。文章中,研究者发现,低血糖可使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60%,而且相比非低血糖患者而言,在相同时期内低血糖患者的死亡可能性是前者的2-2.5倍。
JN:唾液中的酶有助于调节血糖
莫内尔中心科学家发表报告称:摄取淀粉后体内的血糖水平是由唾液淀粉酶调控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分解饮食中的淀粉成分。具体来说就是较高的唾液淀粉酶活性能降低血糖水平。 这项研究结果首次证明在淀粉消化过程中唾液淀粉酶的重要代谢作用,结果提示唾液淀粉酶可能有助于改善整体代谢状况。该研究特出之处在于计算含丰富淀粉食物的血糖指数以及最终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PNAS:p75NTR调节血糖平衡和胰岛素敏感性
格拉德斯通研究所科学家们发现一个调节胰岛素抵抗的关键蛋白,该蛋白能降低细胞响应胰岛素的能力。这项突破性研究指出治疗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一种新方式。 格莱斯顿研究员Katerina Akassoglou博士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文章描述了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调控机体如何利用消耗糖的过程中的作用。受体蛋白p75NTR主要是在神经细胞中发挥功能。
赛诺菲计划在非iPhone上搭载血糖检测系统
2013年9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 --当赛诺菲三年前开始开发手机客户端血糖检测客户端时,市场上主要的智能手机品牌仍然是iPhone,因此去年赛诺菲发布的手机血糖检测软件iBGStar也仅支持iPhone和iPod Touch两种设备。如今随着智能手机市场风云变幻,赛诺菲深感有必要改变以往的iBGStar既定策略,将该软件推向更多品牌的智能手机以及以安卓为代表的更多的操作系统。
JAMA:血糖检测看来对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没有提供什么裨益
据3月26日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在一项包括了近30万名没有已知糖尿病史或心血管疾病(CVD)史的成年人的研究中,在常规性CVD风险因子,如吸烟和胆固醇中添加有关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这是一种对长期血糖控制的检测——的信息与CVD风险预测的改善关系不大。
JBC:研究人员识别控制高血糖的潜在新靶点
近日,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确定了新的潜在治疗靶点,以控制高血糖,这一发现可以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人员发现,脂质分子--磷脂酸能增强肝脏中葡萄糖的生成。这结果表明,降低或抑制磷脂酸生产可以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的生成。
Nature:胰高血糖素受体结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北京时间7月18日,《自然》在线发表了由美国Scripps研究所和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解析的人胰高血糖素受体(Glucagon receptor)七次跨膜区域的三维结构,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在B型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GPCR)结构研究方面所遭遇的困境。
JAD:高血糖促使β-淀粉样蛋白对大脑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增强
2013年10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根据美国杜兰大学研究人员新近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揭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会使得阿尔茨海默氏症相关β-淀粉样蛋白对大脑中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增强,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的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杂志上。 这项研究支持了高血糖和血管损伤是促使痴呆发展的“贡献因素”这一理论。
Ann Intern Med:双水杨酸酯可改善T2DM患者血糖
短期研究显示双水杨酸酯可改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为了评估双水杨酸酯在T2DM中1年的疗效和安全性,来自美国哈佛大学Joslin糖尿病中心Allison B Goldfine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双水杨酸酯可改善T2DM患者血糖,并能减少炎症介质。该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年7月2日的《内科学年鉴》(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