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卫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反演算法取得进展
中国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TanSat)是依托于“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示范”重大项目和中国科学院 “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由国家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是继2009年日本GOSAT卫星、2014年美国OCO-2卫星后世界第三颗温室气体监测卫星,计划于2015年发射。
欧盟:生物能源碳排放或超化石燃料
狂飙突进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履行《京都议定书》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等原因,过去数年里欧盟大力发展生物燃料(特别是生物柴油)产业。1997年欧盟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白皮书中提出:到2010年,欧盟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要达到总能源消费量的12%。 2003年,欧洲开始批准发展和使用生物燃料。
因涉嫌严重经济犯罪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部分高管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葛兰素史克经济犯罪事件继续发酵,7月11日公安部网站发文称:因涉嫌严重经济犯罪,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部分高管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提供的线索,日前,公安部统一组织指挥湖南长沙、上海和河南郑州等地公安机关对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GlaxoSmithKline(China)InvestmentCo.Ltd,英文简称为GSK〕部分高管涉嫌严重经济犯罪依法立案侦查。
CMAJ:两种降压药和糖尿病患者低心脏疾病风险直接相关
2013年7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多伦多圣迈克尔医院的研究者表示,用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的两种药物,替米沙坦和缬沙坦,其和住院患者发生较低风险的心脏病、中风以及心衰疾病直接相关。
“中国低碳园区发展合作项目”中期交流会在江苏泰州顺利召开
6月20-21日,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与科技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美国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ISC)在江苏泰州共同组织召开“中国低碳园区发展合作项目”中期交流会。来自泰州医药高新开发区、天津泰达工业园区、江苏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广东小榄镇低碳发展促进中心、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的代表参加了此次“轻松愉快、有一说一”的会议。
炒碳投资成风尚 中国版碳交易走出“空中楼阁”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的正式推出,被认为是自“京都议定书”框架以来中国首次进行的碳排放交易的尝试。据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启动当日交易信息显示,首个交易日已经完成8笔交易,成交总量为21112吨,成交总额613236元。 在深圳启动的碳交易市场,华为、中兴、富士康、比亚迪等深圳知名企业已经正式确定被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而在国内新兴的碳市场上,一些企业早就开始了自己的碳经济战略。
BMC Genomics:太空低重力环境或能改变宇航员基因
近日,《BMC 基因组学》(BMC Genomics)杂志称,一项新的实验模拟太空中失重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生活在低重力环境中,宇航员的基因可能会发生改变。 果蝇在磁悬浮状态下生活,模拟宇航员在地球轨道漂浮的状态,实验结果表明,果蝇的关键基因发生了变化。人类可能不像果蝇那样有如此明显的反应,但该系统被认为是研究永久自由落体对生物的影响的一种有效的模式。
Lancet Infect Dis:与传统血液检测方法相比 口腔HIV诊断敏感性要低2%
1月24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传染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论文表明:与传统血液检测方法相比,口腔HIV诊断虽然具有相似的特异性,但其敏感性要降低2%。 加拿大蒙特利尔市的McGill大学医学系的Nitika Pant Pai医学博士等研究人员运用一篇最新相关综述中的数据进行荟萃分析发现:在HIV发病率较高的时期中...
可再生能源或将促进英国就业和经济增长
日前,英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的一份研究报告分析称,目前英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约可提供11万个就业岗位,到2020年该数字将达到40万。 可再生能源协会和Innovas咨询公司称,可再生能源行业每年向英国经济发展贡献约125亿英镑。而欧盟委员会近期预计,到2020年,低碳电力和能效项目每年将为欧盟带来约500万个就业机会。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在全球经济平均增速只有2~3%的背景下,生物产业以其25~30%的增速吸引了众多的关注,生物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 从"十五"计划开始,我国生物产业被作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未来支柱产业,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十一五"中期,中央政府陆续设立了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并出台了很多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