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干细胞分化成新的心脏细胞具有时间依赖

近日,康奈尔大学和波恩大学研究人员联合发现,即使干细胞实际上可以取代心脏病发作后死亡的心脏组织,但在成年人体内这些细胞却失去了再生能力。 研究人员指出,使用小鼠作为研究工具发现在两天大小的老鼠体内,未分化的前体细胞会生长成新的心脏细胞,但这一现象在成年小鼠体内并不存在。这一发现解决了数十年之久的辩论即是否干细胞可以恢复梗死后成年哺乳动物的心脏以发挥治疗作用。

2012-11-18

Neural Regen Res:白血病抑制因子干预脑梗死小鼠内源神经干细胞增殖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Neural Regen Res杂志于2012年7月19期出版的一项关于“Effects of 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and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on free radicals and endogenous stem cell proliferation in a mouse model of

2012-11-18

Cell Stem Cell:男女有别的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

7月6日,Cell Stem Cell杂志报道,来源于男性和女性的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在表观遗传稳定性和癌基因的表达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 虽然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s)在再生医学中具有巨大潜力,他们的表观遗传变异性表明,有些hiPSCs细胞系可能不适合人类治疗。目前对hiPSCs进行质量评估的基准很有限。

2012-11-18

Cell Stem Cell:利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构建出癌症特异性杀伤T淋巴细胞

来自日本理化研究所过敏与免疫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报道,他们首次成功地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细胞)构建出癌症特异性的被称作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免疫系统细胞。为了构建出这些杀伤性细胞,他们首先不得不将专门从事于杀死某种类型癌症的T淋巴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然后这些iPS细胞产生完全有活性的癌症特异性的T淋巴细胞。

2013-01-05

Cell Res:Sox2促进诱导多能干细胞形成的miRNA/DNMT机制

近期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又再次发表论文,发现了Sox2促进诱导多能干细胞形成的miRNA/DNMT机制,这将有助于解析今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奖项目:诱导多能干细胞研究领域。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2月25日的Cell Research文章。

2013-01-04

Cell Stem Cell:利用人多能干细胞产生能够自我更新的内皮层祖细胞

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小鼠胰岛图片。β细胞能够通过绿色胰岛素染色而被识别。胰高血糖素用红色标记,而细胞核用蓝色标记。图片来自维基共享资源。 Copyright ©版权Bioon.com所有,若未得到生物谷授权,请勿转载。

2012-11-18

Cell Regeneration:广州生物院成功利用人尿液诱导多能干细胞获得再生牙齿

近日,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人鼠组织重组的培养体系证实了人尿液多能干细胞可被用于构建再生牙齿。这是科学家首次利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获得成型的再生器官。该研究成果于7月30日在线发表在学术期刊Cell Regeneration上。

2013-08-01

Blood:将皮肤细胞重编程为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用于血液疾病研究

2013年8月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过去10年里,人类诱导性多能干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可以有能力被开发形成许多类型的人类细胞,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Blood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费城儿童医院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成功地将罕见血液病患者身上的皮肤细胞重编程成了人类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2013-08-01

Nat Mater:新方法可助成熟细胞转化为多能干细胞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在《自然—材料》杂志网络版上刊登的研究报告首次证明,细胞的物理特性可以代替某些化学复合物,加快成熟细胞重新“编程”、从而转变为同胚胎干细胞一样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的进程。 负责这项研究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工程系教授李松说,这项研究成果是干细胞研究和微生物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

2013-10-30

Nat Mater:将成熟细胞转化为多能干细胞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在《自然—材料》杂志网络版上刊登的研究报告首次证明,细胞的物理特性可以代替某些化学复合物,加快成熟细胞重新“编程”、从而转变为同胚胎干细胞一样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的进程。 负责这项研究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工程系教授李松说,这项研究成果是干细胞研究和微生物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

201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