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Neurosci:抑郁症病因新认识

来自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抑郁症是由于脑细胞彼此沟通的能力失调所导致。这一研究预示着人们对于抑郁症病因及治疗认识的重大转变。该研究发表在最新期的《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上。 研究人员并没有将焦点放在大脑内血清素等激素样化合物的水平上,而是发现抑郁症中细胞之间兴奋性信号的传播变得异常。

2013-03-20

Biol Psych:新型抗氧化剂或可抑制精神分裂抑郁症的发展

2013年3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γ-氨基丁酸(GABA)的缺失和精神分裂症及抑郁症发生有关,在精神分裂症中,表现比较明显的是GABA神经元亚型的缺失,即微清蛋白快速发放中间神经元(parvalbumin fast-spiking interneurons)的缺失,这些神经元的活性对于正常的认知能力以及情感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

2013-03-18

PLoS One:谷氨酰胺转移酶2的识别或为开发新型抑郁症疗法提供帮助

2012年8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研究报告指出,将两种分子(一种分子在抑郁症中水平降低,一种分子在使用抗抑郁症药物后水平升高)结合起来,或可以产生出治疗抑郁症的新药。血清素(Serotonin)是一种神经递质,其可以使大脑细胞之间互相交流以及产生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BDNF是一种大脑营养因子可以补充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性。

2012-11-18

JAMA:用抗抑郁症药物治疗可降低精神刺激诱发的心肌缺血发生率

据发表在5月22/29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则研究披露,在罹患稳定型冠心病及精神压力诱发的心肌缺血(MSIMI)患者中,与安慰剂相比,用抗抑郁药艾司西酞普兰治疗6周可降低MSIMI发生率。 根据文章的背景资料:“有一系列强有力的证据已经确认情绪压力是冠心病(CHD)及其它心血管事件的一个可能的触发因子” 。

2013-05-22

Lundbeck公布抗抑郁症药物Brintellix研究数据

2013年4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Lundbeck公司刚刚公布了公司研发的新型抗抑郁症药物Brintellix(vortioxetine/Lu AA21004)最新的研究数据。公司希望Brintellix能够取代现在市面上使用的药物Lexapro。

2013-04-11

PLoS ONE:解密抑郁症缩短癌症患者存活率的潜在机制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证实:抑郁症症状与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较短相关。近日,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在8月1日的PLoS ONE杂志上发表论文称:这种相关性可能是由于应激激素调节异常和炎症基因表达导致的。 肿瘤学和行为科学中心部门教授Lorenzo Cohen说:研究发现心理健康和社会福祉良好是可以影响生物过程以及影响癌症发展的。

2012-11-18

波兰一百万人长期服用抗抑郁抑郁症年轻化加剧

波兰精神病学协会主席亚努什·海茨曼教授10日在波兰南部城市卡托维茨参加第21个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时说,在人口总数为3800多万的波兰有约100万人长期服用抗抑郁类药物。 这位教授说,波兰每年有约150万人出现抑郁症状,而且患抑郁症人群表现出不断年轻化趋势。 此前的调查显示,25%的波兰人感到筋疲力尽,28%的人感觉累,16%的人感觉非常紧张,12%的人感到沮丧和疲劳。

2012-10-17

森林实验室向FDA提交重度抑郁症药物levomilnacipran新药申请

2012年9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森林实验室(Forest Lab)及Pierre Fabre实验室联合宣布,已向FDA提交了levomilnacipran的新药申请(NDA),这是一种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用于重度抑郁症(MDD)成人患者的治疗。该药由Pierre Fabre实验室发现,由Pierre Fabre与森林实验室共同开发。

2012-10-03

Lundbeck公布抗抑郁症药物Brintellix研究数据

2013年4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Lundbeck公司刚刚公布了公司研发的新型抗抑郁症药物Brintellix(vortioxetine/Lu AA21004)最新的研究数据。公司希望Brintellix能够取代现在市面上使用的药物Lexapro。

2013-04-18

JAMA:比较电话施予的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研究

芝加哥–据6月6日刊《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披露,那些接受通过电话施予的认知行为疗法(T-CBT)的罹患严重抑郁症的患者与那些接受面对面CBT的患者相比有着较低的中断治疗的发生率,且在治疗结束时,电话施予的治疗就症状的改善而言不比面对面的治疗差;然而,在6个月随访的时候,那些接受面对面CBT的患者要比那些接受电话施予的CBT的患者的抑郁程度要低。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