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平等在中国兔属物种方面的研究获新进展
种间杂交可以导致基因或基因组在种间渗透以及分类上的混乱。张亚平院士,云南大学于黎研究员和博士生刘江通过分析124个中国兔鼠物种个体的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序列,第一次发现在6个中国兔属物种间存在着通过种间杂交而导致的基因渗透。令人惊奇的是,东北兔的线粒体完全被来自雪兔和华南兔的线粒体所替代。
澳大利亚研究者完成对珊瑚虫的基因组测序
2011年7月8日,澳大利亚研究者已经完成了对鹿角珊瑚 Acropora millepora 的基因组测序工作,他们说,这标志着动物基因组项目将在这个国家首次全面开展起来。 这个测序项目由澳大利亚基因组研究所和ARC中心的珊瑚礁研究团队共同开展完成。ARC研究团队包括来自詹姆斯库克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莫纳什大学,沃尔特和伊丽莎豪研究所和昆士兰大学的科学家们。
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和亚甲蓝同用可引起严重CNS反应
7月26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发布安全公告,称其收到了正在服用5羟色胺类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使用亚甲蓝后出现严重中枢神经系统(CNS)不良反应的报告。亚甲蓝经常用于诊断性操作,也被用于处理一些医学问题。能与亚甲蓝发生相互作用的5羟色胺类抗精神病药物列表可在FDA网站找到。 FDA告诫,医务人员和病人可能没有认识到亚甲蓝具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的特性。
哥伦比亚大学将皮肤细胞直接转化神经细胞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8月4日报告说,他们绕过了干细胞阶段,首次将人类皮肤细胞直接转化为功能正常的前脑神经细胞。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就已意识到,具有全能性(即可以分化成所有不同种类的体细胞)且可以自我修复的胚胎干细胞将在再生医学领域扮演重要角色。不过,由于提取胚胎干细胞涉及伦理问题,科学家们开始寻找替代方法。
Mol Biol Evol :张亚平等藏獒高原适应机制方面研究获进展
家犬是最早随人类活动扩散到全世界的家养动物,和人类适应相同的自然环境。作为青藏高原上的土著犬种,藏獒表现出对高海拔高寒、低氧环境很好的适应性,例如非常厚的皮毛来抵抗低温和强辐射,发达肺脏器官来应对低氧环境等等。然而目前,对藏獒适应极端高原环境的遗传基础尚不清楚。
Nat Commun:开发出可以直接用于书写的石墨烯人工细胞膜
2013年10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曼彻斯特大学和卡尔斯鲁厄大学的研究者表示,他们可以使用一种名为“脂质蘸水笔的纳米刻蚀”( Lipid Dip-Pen Nanolithography,L-DPN)的技术,就可以在石墨烯表面的薄膜上直接写入文字。
北美另辟蹊径增产丁二烯 未来产量或提高
由于页岩气产量猛增,北美大量原有和新建裂解装置都以乙烷等轻烃作为原料,导致丁二烯产量大幅减少,供应缺口加大。为此,北美另辟蹊径,通过开发生物技术和新工艺来增产丁二烯,弥补缺口。 据悉,页岩气革命的蓬勃发展,使得更多美国乙烯裂解工厂采用廉价乙烷等轻烃作为裂解原料,其成本比石脑油法低了近一半,但这种工艺并不会副产丁二烯。
澳大利亚一种白血病新药临床试验效果较好
美国将在18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开设医疗保险交易所
2012年12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美国的18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将以州为单位开设独立的医疗保险交易所。 据了解美国公共与卫生服务部将12月14日定为美国各州是否加入这项计划的最后期限。随着期限的临近,仅有4个共和党执政的州、以及另外14个由民主党人执政或中立的州宣布参与这项计划。另外,希望与联邦政府合作管理医疗保险市场的州则应在13年2月15日前提交意向书与交易所的发展计划。
“美罗药业”公布通过澳大利亚TGA-GMP认证公告
2010年11月1日至3日,美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大连美罗大药厂接受了澳大利亚TGA认证专家的认证检查。公司于2011年8月31日收到了澳大利亚药品GMP证书。 本摘要仅供参考,以当日指定披露媒体披露的公告全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