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ed:基因治疗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缺乏症

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在神经递质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合成中必不可少,缺乏这一基因的儿童发育迟缓,特别是运动机能发育迟缓。药物治疗对于一些症状仅有轻微效果,并没有改善儿童的死亡率。 台湾国立大学医学院和日本、美国的研究人员合作,将腺相关病毒载体连接的AADC基因转入到4个4——6岁的病人的大脑核区中。

2012-11-18

Cell Stem Cell:O-位N-乙酰葡糖胺在重编程中的作用

以往的研究证明,O-位N-乙酰葡糖胺(O-linked-N-acetylglucosamine,O-GlcNAc)修饰广泛存在于很多蛋白中,并通过与磷酸化体系竞争丝/苏氨酸残基位点来调节生物过程,但是在胚胎干细胞以及细胞多能性领域,还没有与O-GlcNAc有关的发现。 本文中,研究人员发现,O-GlcNAc能够直接调节多能性网络的核心元件。

2012-11-18

王恩多等揭示氨基酸接受末端在蛋白质合成中作用

近日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tRNA 氨基酸接受末端在蛋白质生物合成及其精确性调控中的作用。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7月20日的《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上。

2012-11-18

Nature:施一公等解析γ-氨基丁酸反向转运蛋白GadC晶体结构

2012年3月11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名为“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a glutamate-GABA antiporter”的科研论文,报道了大肠杆菌谷氨酸:γ-氨基丁酸(GABA)反向转运蛋白(GadC)的晶体结构,并结合生化实验提出了GadC转运底物的可能机制。

2012-11-18

Nat Chem:首次利用短氨基酸肽类开发出具有催化活性的酶类

来自锡拉丘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利用七个氨基酸长度的肽类首次成功构建出了活性酶类,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Chemistry上,该研究或为现代酶类工业带来革命性的进展,当然该研究也可为治疗人类神经学疾病,比如阿尔兹海默氏症提供一定的研究线索。

2014-04-16

氨基化碳纳米管或可作为神经生长因子的载体

近年来,采用不同的载体材料制备神经生长因子的缓释和控释制剂是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研究的热点。

2014-04-22

PNAS:解谜真菌如何合成托

在1942年,从真菌中首次分离出一种称为密挤青霉酸(stipitatic acid)的"不明"芳香化合物,直到1945年才弄清楚其结构,它的结构太绝无仅有了,以致引起了有机化学理解的一场革命。 密挤青霉酸非常罕见,因为它显示出与六元环苯类化合物类似的芳香族特性,却是一个称为托酚酮的七元碳环。为了解托酚酮而发展的新理论模型,现在巩固了我们对有机化学中结构和键的了解。

2012-11-18

Science:俞立等揭示蛋白质乙酰化修饰对细胞自噬调控的分子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在线刊登了清华大学生命学院俞立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Function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cetylation in autophagy regulation,”,文章中,作者报道了组蛋白乙酰化酶Esa1以及去乙酰化酶Rpd3通过调节自噬发生关键蛋白Atg3的乙酰化水平,从而实现对自噬过程的动态调控。

2012-11-18

Nucleic Acids Res:王恩多等发现带有遗传密码紊乱性的病原菌亮氨酰-tRNA合成酶采取的氨基酰化和翻译的质量控制策略

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8月23日在线发表了王恩多研究组最新研究成果:“Aminoacylation and translational quality control strategy employed by leucyl-tRNA synthetase from a human pathogen with genetic code ambigui

2013-08-29

JCEM:体内双A水平成影响健康一大危险因素

双酚A(BPA)是一种用于生产聚碳酸酯塑料的化学物质,主要存在于环氧树脂制作的食品易拉罐以及一些耐热纸张的内衬中。这一化学物质主要通过污染食物和饮料进入人体,BPA也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或者呼吸吸收的方式进入人机体。 我们经常会无意中暴露于BPA环境下,几乎所有的美国人血液中都存在BPA这一物质。这项研究结果警示人们暴露在BPA环境下,会有潜在的重大健康威胁。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