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同济医学院“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

4月8日上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在医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 武汉市副市长、湖北(武汉)院士咨询服务(活动)中心常务副主任邢早忠,武汉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新垓,湖北省科协副主席冯芊,武汉市科协主席卢光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红阳,校领导路钢、李培根、冯友梅、杨勇、王国斌、张晋,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光英等出席了揭牌仪式。

2012-11-19

16位院士专家加盟成都国际医学城

成都2012年4月10日电 /美通社亚洲/ -- 4月7日,16位医学健康专业的院士齐聚成都温江,受聘成为成都国际医学城的专家顾问,并在首届年会上围绕成都医学城国际化、世界级高端产业基地的定位提出了精彩的建议和指导,与地方政府共同探寻健康产业发展前景。

2012-04-10

北大人民医院黎晓新教授当选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

2012年2月26日,国际眼科科学院主席保罗.理查德博士致函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黎晓新教授,正式通知她当选为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来信说:我非常荣幸地通知您已经当选为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祝贺您成为这个由33个国家的眼科界领导者组成的学术组织成员。

2012-11-19

闻玉梅院士:医学的责任与魅力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闻玉梅为医学新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专题报告《医学的责任与魅力》。 年近八旬的闻玉梅院士坚持站着为同学们“上课”。她说,医学的责任,和医学的魅力,其实是分不开的。它们的交叉在一个“人”字上。我们医学的责任跟人有关系,关系到人的生命,而生命又是人最宝贵的,医学涉及到人的生命,是很有魅力的。

2014-04-10

中美投资3亿元建生物医药研发及电子商务平台

日前,美国施瑞科技公司与炎黄光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联合投资3亿元人民币,在武汉建设“生物医药研发及面向全球的电子商务平台”。 根据投资协议,双方将以该项目为平台组建中美合资项目公司,落户于中国首个集研、学、产、展、销、服务为一体的专注于为华侨华人服务的产业综合体——武汉市为侨服务产业园。该产业园位于武汉光谷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

2012-11-19

Science:中美两国科学家关于青藏高原影响季风的争论

6月21日,《科学:新闻聚焦》(Science: News Focus)以“季风之争(Monsoon Melee)”为题报道了近期中美两国科学家关于青藏高原影响季风的争论。 青藏高原热力效应对天气气候的影响一直是高原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2013-06-27

Nature :以蚊制蚊抗疟疾:中美成果或将改变疟疾防控方式

中美科学家合作取得的一项新成果可望彻底改变防控疟疾的方式:让蚊子感染一种特殊的细菌,从而具备抵抗疾病的能力,并能将这种能力传给后代。 以蚊制蚊 蚊子是疾病的理想载体,能直接将病原体注射到人的血液里,而且机动性强、繁殖迅速,能传播疟疾、登革热、乙型脑炎和西尼罗河热等等,其中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是疟疾。

2013-06-24

中美开发试验性疫苗 可预防常见儿童呼吸道病毒

美国与中国研究人员在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正开发一种试验性疫苗,可预防最常见的儿童呼吸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可导致肺炎的传染性病毒,是5岁以下儿童住院的最主要原因。全球范围内,呼吸道合胞病毒是继疟疾之后1岁以下婴幼儿的第二大杀手。虽然医学专家这种病毒的研究已有40多年,但始终未能开发出有效疫苗。

2013-11-04

白春礼对新当选院士提出希望和要求

今天,中国科学院在此召开2011年当选院士证书颁发仪式暨座谈会,期望通过新当选院士签署承诺书并举行庄严的颁发院士证书仪式,切实增强新当选院士的荣誉感和责任感。首先,我代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对各位新当选院士表示诚挚的祝贺,欢迎大家加入中国科学院学部这个大家庭! 参加今天会议的还有来自新闻界的朋友们...

2012-11-19

2011年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张明杰

张明杰,浙江宁波人,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结构生物学家,现为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参与突触信号传导和细胞极性调控过程的各类复合物的构架、组装、转运等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手段包括X射线晶体学和NMR。他所领导完成的“构建神经系统信号传导复合体的结构基础”项目获得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也是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専家(2005年)之一。

201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