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ging Cell:中科院揭示皮肤干细胞衰老新机制

成体皮肤干细胞的研究对于治疗烧伤、糖尿病引起的皮肤溃疡、皮肤衰老以及构建人类组织工程皮肤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应用皮肤干细胞进行组织工程学皮肤构建以及皮肤疾病的治疗尚处于初始阶段,但与此同时,临床对于成体皮肤干细胞应用的需求却十分迫切。不同种类的皮肤干细胞在体外的自我更新以及分化能力的提高是目前急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012-11-18

中科院致力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

8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院士说,作为承担中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主要力量,中科院一直致力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努力使这些装置成为全国科技工作者共享共用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

2012-11-19

中科院揭示手足口病患儿免疫反应规律

近年来,手足口病已经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传染病。2010年我国该病病例达1,795,336例,重症患者数超过2.1万,其中死亡病例905例,比前一年均有显著增加,疾病流行形势非常严峻。加快研发手足口病疫苗,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由于人体对手足口病主要病原体EV71的免疫保护机理还不清楚,给该病疫苗的研发带来困难。

2012-11-18

MBoC:中科院研究TrkB受体囊泡运输机制获进展

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BDNF是调控高等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与稳态的重要信号分子,通过结合神经元细胞膜表面受体TrkB调节神经元的发育、分化、功能维持以及突触可塑性。BDNF结合诱导TrkB形成二聚体并发生自体磷酸化,其磷酸化位点将募集下游效应因子,从而激活下游信号通路。BDNF-TrkB信号复合体通过细胞内吞进入神经元细胞,继而形成运输囊泡并继续调控多条信号通路。

2011-08-25

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照出”甜高粱新品种

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由该所主持的甜高粱循环经济产业示范项目,日前成功利用重离子辐照育种技术选育出早熟、高糖、抗病的甜高粱新品种。

2013-12-09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发明一种畜禽粪污微生物除臭菌剂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一种畜禽粪污微生物除臭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近日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210190607.1)。 恶臭污染是世界公认的七大环境公害之一,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畜牧业得到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但由畜禽粪便引起的恶臭污染已成为恶臭污染的最主要贡献之一。

2013-10-09

中科院广州生物丙肝病毒包装释放研究获进展

该院科学家最近发现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在丙型肝炎病毒包装释放过程中的作用。

2013-11-25

中国工程2011年新增选院士名单

中国工程院网站消息,中国工程院8日上午在北京公布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从485名有效候选人中经过两轮评审和最终选举,共产生54名新院士。 中国工程院同步还完成外籍院士增选工作,经过全体院士大会选举,共从19名外籍院士候选人中产生6名新外籍院士,美国籍4名(其中1人具美国、德国双重国籍),澳大利亚籍、日本籍各1名。

2012-11-19

中科院新当选院士公开签署承诺书 学部史上首次

12月9日,中国科学院2011年当选院士证书颁发仪式暨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新当选院士现场签署了承诺书,中国科学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为每位新当选院士颁发了院士证书。新当选院士集中公开签署承诺书,对履行院士职责、严格自律做出郑重承诺,这在学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是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加强院士队伍建设的新的重要举措。

2012-11-19

西北大学舒德干当选中科院院士

12月9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1年新当选的院士名单,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名列其中。至此,西北大学拥有的院士人数增至3位。据悉,舒德干也是继张国伟之后西北大学自己培养的第二位院士。 舒德干,男,汉族,中共党员,湖北鄂州人,理学博士,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11月受聘西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特聘教授岗。

20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