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生物组数据平台发表 整合重要项目数据
10月26日,《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与大数据中心、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马俊才团队题为gcMeta: a Global Catalogueof Metagenomics platform to support the archiving, standardization and analysisof microb
两篇Nature论文聚焦英国生物样本库中的基因组和表型数据
2018年10月13日/生物谷BIOON/---两个研究团队独立地在Nature期刊上发表两篇论文,描述了使用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中的全套数据开展的研究。第一个研究团队由来自英国、澳大利亚和瑞士的研究人员组成---他们搜索了英国生物样本库,从中寻找遗传变异和表型之间的关联性,以便填补这些数据中的空白。第二个研究团队由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他们使用英国生物样本库旨在将遗传数据
中国境内生物药CMO合集盘点
国内生物药CMO的发展离不开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一.勃林格殷格翰(BI)2013年,勃林格殷格翰携手张江生物打造生物制药基地。BI CMO基地将为客户提供从生产工艺开发、临床研究样品到商业供应的全方位服务。BI生物制药业务包括:合同生产(CMO),生物类似药(biosimilar)和生物创新药。BI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制药CMO之一,已经将20多种生物制药产品推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历程回顾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园伴随高新技术区而生,从90年代发展至今,我国共批准成立了168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中生物医药类(含医疗器械类)园区67个,形成了包括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和东北地区在内的产业集聚区,此外,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也展现出良好的产业基础。一、引言生物医药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基于对全球生物医药重点集聚区发展优势
中国第一批生物类似药来袭 释放单抗潜能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提高国内仿制药的质量。虽然目前的一致性评价工作主要聚焦在化学仿制药上,但国家并没有忽视生物类似药的重要性。早在2015年初,国家就正式发布了第一份生物类似药研发指南。但由于国内对于生物类似药的行政监管仍然不够成熟、不透明,这使得国内的生物类似药行业近年来一直呈缓慢的发展状态。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公司已开始涉足该领域。本期, GBI将结合行业高管对生物类似药市场挑战和机
继默沙东后 智飞生物五价轮状疫苗在中国上市
9月18日,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的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Vero 细胞),商品名“乐儿德”(以下简称“五价轮状疫苗”),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批签发证明,该药将正式进入市场流通领域。五价轮状疫苗主要用于预防婴幼儿因血清型 G1、G2、G3、G4、G9 导致的轮状病毒肠胃炎疾病。据2017年WHO信息显示,腹泻病是造成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
新型抗体药物:中国生物药产业的未来力量——价值、版图与开发策略(抗体药物偶联物篇)
抗体药物是现代医药产业的主力军,目前占全球生物药物市场的50%,是生物医药产业增长最快的部分。自1986年首个单抗药物批准上市以来,截至2015年年底,美国FDA已经批转50多个抗体药物上市,抗体药物全球销售额从1997年的3.7亿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700亿美元以上。而我国目前抗体药市场以进口品种为主,价格高,医保覆盖有限。因此,全面提升我国抗体药物的原创性研发,生物医药产业坚持走自主创新和质
新型抗体药物:中国生物药产业的未来力量——价值、版图与开发策略(双抗篇)
已上市的抗体药物涉及到肿瘤、免疫相关疾病,另外还有神经、呼吸、代谢、骨疾病等众多领域,为人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和策略,显现出了巨大的社会效益。2016年全球抗体药物销售额已经突破1000亿美元(含Fc融合蛋白),在临床及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人们通过对抗体药物结构的改造,发展出了一些新的方向,如抗体偶联物、双特异性抗体、单域抗体(又称纳米抗体)等新型抗体,这种调整有助于改进标准结构抗
赛默飞与桐树生物达成战略合作,推动肿瘤基因检测中国应用
2018年8月9日,上海——近日,科学服务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赛默飞世尔科技(以下简称:赛默飞)与上海桐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桐树生物)宣布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赛默飞ABI&Ion Torrent平台在肿瘤体外诊断领域展开深入合作,致力于肿瘤伴随诊断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加快肿瘤基因检测服务在中国临床肿瘤市场的落地执行,从而更好地惠及全中国的肿瘤患者。 作为肿瘤精准医疗分
生物谷“视点”:中国力量之临床医学科研能力探究
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把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列为首要发展目标。其中,要求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达到世界第二。现在,这一目标已提前实现。据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最新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过去10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9.40次,虽然与世界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比上年度统计时的8.55次提高9.9%。其中临床医学类文章与美国等国家在科研影响力上仍有差距,但是近年来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