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获国际捐赠建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获得国际捐赠一千万美元建立脑科学研究机构: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和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创始人兼董事长、麻省理工学院(MIT)麦戈文脑研究院创始人麦戈文先生(Patrick McGovern)于2011年11月8日在北京大学临湖轩签署捐建协议。
艾伦脑科学研究所与imec合作开发强大的新一代神经科学研究工具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梅里埃研究所实验室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梅里埃研究所实验室 共同目标:帮助肿瘤病人及临床医生应对疾病 共同使命:改善公众健康水平和实现个体化治疗;在体外诊断和免疫治疗方面满足医生和患者的需求;开展生物标志物研究:发现、鉴定并验证肿瘤相关标志物 里程碑 2006年8月18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2007年3月28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签订协议...
德国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研发出以钴为基础的新型催化剂
催化的意图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大自然本身就存在这种现象,比如钴作用于酶,案例是维生素B12中的钴,以生物活性形式成为很多种酶的一部分,被称作自然催化剂。德国莱布尼茨催化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利用这一原理,新近研发出了以钴为基础的催化剂。他们使用一种市售的钴盐,与一种配体(与金属原子结合的分子)混合,将混合物置于石墨结构的碳载体上,用800°C高温处置。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首家分所正式落户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
烟台 2012年8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26日上午11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烟台分所协议签订仪式在烟台东山宾馆举行,标志着我国著名的综合性药物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国内的首家分所正式落户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
南京大学一研究所跻身一流遗传基因种质资源库
近日,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成立10周年之际,记者在研究所看到了有体内87%的基因与人类同源的斑马鱼,还有因基因不同有着不同颜色眼睛的果蝇。记者从该研究所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朝军教授了解到,研究所有1300多种能为人类疾病提供病理样本的小鼠。这些小动物基因和人类高度相似,对研究人类疾病作用巨大。 “我们目前已经有1300多种动物模型。其中,有700多种是我们自建的。
eLife: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科学家揭秘乙肝感染的关键过程
乙型肝炎病毒(HBV)及其卫星病毒丁型肝炎病毒(HDV)必须通过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分子来实现对宿主细胞的感染。因此,发现该受体,以深入理解乙肝感染过程并为乙肝及其相关疾病提供有效的治疗靶点,一直是全世界研究此问题的科学家们孜孜研究几十年而未解决的问题。日前,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下称北生所)的科学家们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发现了这一受体分子。
阿斯利康与Broad研究所合作研发抗生素药物
2012年9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积极争取外部合作的阿斯利康公司日前与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Broad研究所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共同研发新的抗生素和对抗传染病的手段。阿斯利康认为这一合作能够为市场带来新的抗菌抗病毒药物。
阿斯利康、辉瑞与加拿大魁北克联合成立Neome研究所
2012年11月24日电 /生物谷BIOON/ --两大制药巨头将与加拿大魁北克政府合作,探索一种新的公-私(public-private)合作关系推进药物研发。 阿斯利康(AstraZeneca)与辉瑞(Pfizer)周五宣布,将与加拿大魁北克政府联合投资1亿美元,在蒙特利尔市成立一个新的生命科学研究机构—Neomed研究所(Neomed Institute)...
Development: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揭示线虫精子发育过程中残余体清除的分子机制
2012年12月3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王晓晨实验室和张宏实验室合作在 Development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 Residual body removal during spermatogenesis in C. elegans requires genes that mediate cell corpse clearance 的文章。文中报道了线虫精子发育过程中残余体清除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