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益严重细菌耐药性,我们将何去何从?
21世纪的今天,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中国每年有8万人丧生,年损失800亿,全球每年15万人因为滥用抗生素而死亡;而对于很多耐药性细菌目前世界上无药可治,看到这些,你不觉得细菌耐药性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吗?本文对细菌耐药性的出现,细菌耐药性的原因,未来抗生素产业的发展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The Lancet:居家治疗有助严重肺炎患儿的康复
最新一期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布了一项救助儿童会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家接受基层卫生工作者的治疗能够降低肺炎这一儿童健康头号“杀手”造成的死亡。 11月11日,《柳叶刀》杂志发布了一项救助儿童会的最新研究,这一在巴基斯坦进行的研究显示:患严重肺炎的儿童在家里接受经过培训的基层女性卫生工作者的治疗,其康复的几率比那些到卫生机构去接受治疗的儿童还要高。
Science:预测亚马逊火灾季节的严重性
2003年火灾季期间在巴西圣塔伦帕拉州发生的砍伐森林火灾。(摄影:Doug Morton) 研究人员报告说,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水表面温度可被用于预测南美洲火灾季节的严重性,这一预测时间可至多提前3到5个月。 这一提前时间对在世界上的一个火灾与伐毁森林及全世界碳排放有重大关系的地区调集消防队及计划有针对性的燃烧等对策是有用的。
:严重登革热症状与基因PLCE1和MICB有关
登革热是由蚊子传播的仅次于疟疾的第二大疾病,据估计每年全球有1亿人感染登革热病毒。但被感染人群的症状却有很大差异,有的病人症状非常轻微,有的人却高烧不退,甚至危及生命。特别是儿童病患,发生登革休克综合征后常会导致死亡。目前,对登革热还没有研制出疫苗。 以往的研究表明,某些特定人群对登革热病毒较敏感,易出现严重症状,这提醒了科学家去探寻人类的何种基因特性使得他们出现这种情况。
中国儿科缺医少药问题严重 9成药品无儿童剂型
九成药品难觅儿童专用?——中国儿童用药安全透视 国家食药监局日前下发通知,新生儿和1岁以下儿童禁用小儿氨酚烷胺颗粒等三类药,一些儿童感冒药也因此下架。儿童用药安全问题再次引发全社会关注。 我国14岁以下儿童有2.2亿,虽然目前我国批准注册的药品基本可以满足治疗儿童常见病的需要,但监测表明,目前儿童用药大多存在品种少、剂量“含糊不清”、用药不当等多种隐患。
印度非专利药品在欧盟遭遇扣留 造成严重纠纷
印度药品在欧盟港口被扣事件反复发生,特别是印度最终出口到拉丁美洲和其他国家的非专利药品在在荷兰被扣留备受瞩目。但是,扣留事件不符合《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有关欧盟和其成员国针对实施合理贸易壁垒的责任规定。去年5月,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印度与欧盟就解决纠纷问题开始积极主动地进行磋商。
FDA警告血清素能性药物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据悉,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7月26日宣布,医生一般应避免同时处方亚甲蓝或利奈唑胺与血清素能药物,例如帕罗西汀或度洛西汀,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称之为血清素综合征的严重疾病。 利奈唑胺是一种抗菌剂,亚甲蓝是一种染料,常用在诊断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氰化物中毒的治疗中。
PNAS:科学家开发出修复严重组织损伤的新技术
来自以色列理工学院(Technion-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修复严重组织损伤的新技术,这将可以加速恢复大面积软组织创伤患者的病情,并且减少疤痕和毁容的风险;通过对肌瓣进行生物工程操作,研究者就可以开发出一种新型组织,其在日后就可以连同病人血液一起移植到机体受损的部位。
Sci Transl Med:微流体装置可测镰状细胞贫血的严重程度
2月29日,发表在美国新一期《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称,美国研究人员日前设计了一种测量血流细微变化的微流体装置,可帮助医生预测镰状细胞贫血的严重性,研究人员已经为这项技术申请了专利。 镰状细胞贫血是一种较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疾病,目前全球约有1300万名患者。尽管医学界能轻松诊断这种疾病,但判断其严重程度的方法却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