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用菌中心药食两用资源研究团队对榴莲皮研究取得进展
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中心药食两用资源研究团队与张岩研究员团队合作的成果“Mechanism of intestinal flora and proteomics in regulating immune function of Durio Zibethinus rind polysaccharide”近期在中科院JCR 2区期刊《O
研究人员在大麦中鉴定出两个淀粉合酶IIa自然变异体
淀粉是麦谷类作物籽粒中含量较高的组分,对作物的产量、营养品质、健康价值和加工利用有重要影响。淀粉合酶IIa(starch synthase IIa,SSIIa)是作物淀粉合成中的关键酶,缺失或不足会造成麦谷类作物中支链淀粉链长分布改变、直链淀粉和膳食纤维含量增加、总淀粉含量和产量下降。关于水稻、玉米等作物中重要的SSIIa自然变异体研
两项试验成功治疗镰状细胞性贫血症
镰状细胞性贫血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疾病,主要发生在非洲裔人群中。它是由血红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这种突变导致红细胞变硬,并迫使它们变成镰刀状。然后,这些变硬的细胞会阻塞血管,给患者带来痛苦,有时还会导致器官损伤或中风。近日,两篇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中,来自两个独立的研究团队在针对镰状细胞性贫血的基因疗法试验中取得了
两会“医药”之声|第二届(2021)重庆市医药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成功举办!
人类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而医药行业则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如何在“全民健康”的目标下,联动医保、医疗、医药,缔造医药产业新生态,成为我国向“健康中国”目标迈进的时代命题。
世卫组织:国际专家组抵武汉 两人抗体呈阳性未成行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4日表示,当天已有13名新冠病毒溯源国际专家组成员从新加坡飞抵中国武汉,未来将与中方同行共同开展新冠病毒溯源研究。另有两人因免疫球蛋白M(IgM)检测结果呈阳性,目前仍在新加坡停留。谭德塞当天在世卫组织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上表示,专家组所有成员在启程前都已在本国进行了多次新冠病毒核酸与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已
2021年1月8日Science期刊精华,我国科学家同期发表两篇Science论文
2021年1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1年1月8日)发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1.Science:重大进展!微管蛋白糖基化控制精子运动机制doi:10.1126/science.abd4914每个真核细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细胞骨架。微管是由一种叫做微管蛋白的蛋白组成的小管,是细胞骨架的一部
“两系”杂交小麦育性恢复基因的发掘与研究取得新进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宋喜悦教授团队在《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在线发表了题为“Ident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Genetic Locus Rfk1 for Wheat Fertility Restor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Aegi
两项研究探究人体对SARS-CoV-2变体和疫苗的独特易感性
2021年1月4日讯/生物谷BIOON/---在免疫系统成分中具有不同遗传变异的人对SARS-CoV-2的免疫反应往往非常不同。他们对疫苗的反应也会不同。同样的道理,SARS-CoV-2中新出现的变异也会在相同的免疫系统中引起不同的免疫反应。在我们如今面对的更大的现实中,必须同时考虑上述所有潜在的变异。我们最近讨论了新发现的控制SARS-CoV-2易感性的免
两个遗传问题被阻断,他们帮助这个8斤的宝宝创造生命奇迹
全国首例同时阻断染色体平衡易位和单基因疾病的第三代试管婴儿“一一”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以下简称“集爱”)出生。今后更多的遗传病病人有望受益,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表示,“集爱在遗传病生殖阻断领域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群的生殖健康水平。”妈妈两次自然流产,两个遗传问题生育“一一
两种竹类新种落户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近日,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的种子大家庭迎来两位特殊的新成员——来自竹亚科玉山竹属(Yushania)和悬竹属(Ampelocalamus)的野外采集种子。在十余年来种质资源库收集的数万份植物种子当中,这批种子有其特殊的意义。中国是世界上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竹子的种类、分布面积、蓄积量、竹材和竹笋产量等方面居世界第一位。竹类植物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