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Signal:下调整合素相关激酶表达抑制膀胱癌细胞转移
整合素相关激酶(ILK)是一种多功能的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最近研究表明,ILK表达增高的癌症患者存活率低,预后差、转移率也升高。 虽然ILK过度表达的原因仍然有待阐明,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了整合素相关激酶主要通过调控几个下游靶蛋白来实现其致癌能力,这些下游蛋白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和迁移过程中发挥作用。 即使有了前期研究成果,ILK的促肿瘤转移的机制仍然没有完全得到解释。
Structure:RNA适配子选择性抑制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机制
6月21日,Structure杂志报道了RNA适配子选择性抑制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的分子机制。这可为基于GRK2的心血管系统的新药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 心血管系统稳态的维持,部分是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磷酸化活化的七次螺旋受体,使之快速脱敏来实现的。 然而,在慢性心脏衰竭过程中GRK2上调。这使研究者认为它促进了病情的恶化。
PNAS:美科学家绘制出激酶-蛋白互作图谱
晚期癌症通常会绕过抗癌药物设置的路障而继续迅速生长,近日,国际著名杂志《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刊登了来自美国普渡大学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Sensitive kinase assay linked with phosphoproteomics for identifying direct kinase substrates,”,文章中,研究者绘制了激酶与它们的靶蛋白的互作图谱...
:常智杰孟坤等发现调节STAT3的酪氨酸蛋白磷酸酶
在最新一期国际权威乳腺癌杂志Breast 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清华大学常智杰教授研究组和孟坤博士合作的研究成果"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Meg2 dephosphorylates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and suppresses tumor growth in br
Nature:新的一类磷脂酰丝氨酸运输蛋白
真核细胞被一系列具有独特类脂组成的、在功能上专门化的、与膜结合在一起的细胞器在内部分成不同部分。在这项研究中,Anne-Claude Gavin及同事确定了芽殖酵母中所有类脂转移蛋白的类脂结合特征,发现了一个亚类的以前没有被识别出的“氧甾酮结合蛋白”(OSBPs),后者在磷脂酰丝氨酸的自稳中发挥功能,运输而不是转移固醇。
Mol Cell:上海药物所合作赖氨酸琥珀酰修饰通路研究获进展
蛋白翻译后修饰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起着关键作用,是细胞精细调节生理活动的关键之一。因而,蛋白翻译后修饰通路研究是目前新药研发的重要热点之一。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化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密西根大学合作研究,首次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对去乙酰化调控酶Sirt5调控的琥珀酰底物进行了系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在779个蛋白上鉴定出2500多个琥珀酰位点。
eLIFE:董梦秋等钙离子/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II调控机制获进展
2013年6月25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董梦秋实验室在《eLIFE》杂志发表题为“CAMKII and Calcineurin regulate the lifespan of Caenorhabditis elegans through the FOXO transcription factor DAF-16”的文章。
PLOS ONE:胰腺癌的新生物标志物——磷脂酰丝氨酸
2013年10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辛辛那提(UC)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胰腺癌的一种生物标志物--磷脂酰丝氨酸(PS)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10月4日的PLOS ONE杂志上,研究也揭示使用由一种溶酶体蛋白saposin C(SapC)和一种磷脂--二油酰磷脂酰丝氨酸(DOPS)组成的生物治疗,组合纳入到微小的腔或纳米囊泡后可瞄准并杀死胰腺癌细胞。
JBC:赖氨酸甲基化负调节IFITM3的抗病毒功能
SET7介导的第88位赖氨酸甲基化负调节宿主限制因子IFITM3的抗病毒功能。(A)串联亲和纯化策略。(B)IFITM3第88位赖氨酸单甲基化受VSV感染诱导并受干扰素α处理抑制。(C)IFITM3与SET7的内源性相互作用受VSV感染上调,并受干扰素α处理下调。(D)只有在IFTIM3表达存在下,基因沉默SET7才会影响VSV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