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治疗病毒脑炎的双黄连注射液

免疫组化(× 400)见病毒性脑炎模型小鼠脑组织棕黄色的核因子κB阳性细胞(箭头)较多,染色较深;转染携带内凝集素蛋白shRNA的慢病毒后,模型小鼠脑组织核因子κB阳性细胞(箭头)减少,染色也相对较浅。

2012-12-13

PLoS ONE:小鼠对日本脑炎病毒不同易感性的生物学标记

日本脑炎病毒(JEV)是一种蚊子传播的黄病毒,由它导致的传染病我们称之为乙型脑炎,我国是这种传染病的高发国家之一。但是,仅有很小一部分JEV 感染的个人会引起症状,发展成严重的脑炎,由此可见由于宿主本身的不同,引致了其对JEV 的不同易感性。其感染后的临床疾病症状各异,包括非特异性发热,脑炎,甚至死亡,其中每250例感染患者中有1例会导致最终死亡。

2012-11-19

Micro & infec:杜文圣等首次证实日本脑炎病毒NS1’蛋白的产生机制

图1.SA14-14-2 的突变NS2a E22E’使病毒失去产生NS1'的能力 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微生物与感染》(Microbes and infection)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日本脑炎病毒NS1’蛋白的产生机制,及其在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凋亡过程中被caspase剪切的特性。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