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中加科学家联手发现一种新型抗CRISPR蛋白抑制CRISPR-Cas系统活性的机制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作者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发现了一种名为 AcrIF25 的新型抗 CRISPR 蛋白。体内实验表明AcrIF25 能显著抑制铜绿假单胞菌 I-F 型CRISPR-Cas系统的活性。
《分子精神病学》:科学家首次发现,(R)-氯胺酮通过恢复小鼠前岛叶皮层功能,缓解社会隔离导致的社交障碍
研究表明,(R)-氯胺酮诱导小鼠前岛叶皮层神经元的特异性激活,从而促进社会记忆的形成。
Nat Cell Biol | 李丹等发现帕金森病致病蛋白α-Syn相分离的生理功能及调控机制
在本工作中,研究者观察到α-syn除了能够自身发生相分离外,还能够与VAMP2以及SV发生多组分共相分离。进一步,通过液态核磁技术以及交联质谱等方法表征了α-syn与VAMP2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
《科学》:浙大团队发现衰老相关认知障碍新机制,原来是神经元活动不能再调动线粒体能量了!
研究发现了一种神经元和突触兴奋性与线粒体DNA转录之间的偶联(E-TCmito),它的效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弱,导致了年龄相关的神经功能障碍。
Nature:乔杰/袁鹏/闫丽盈/魏瑗团队揭示X染色体剂量异常导致胎儿生殖细胞发育障碍的关键机制
该研究以生殖细胞大规模丢失前的胎儿阶段为切入点,全面解析了克氏综合征患者FGC的发育特征和相关分子改变,揭示了X染色体的活性状态、转录特征以及介导FGC发育异常的分子机制。
北京大学最新Cell:雷晓光/李毓龙团队揭示肝病患者瘙痒的分子机制,开辟肝病治疗新方法
研究揭示了胆汁酸在胆汁淤积瘙痒中的作用,解析了胆汁酸激活hX4而引起胆汁淤积瘙痒的分子结构基础,确定了hX4是胆汁淤积症治疗药物奥贝胆酸引起瘙痒副作用的主要受体。
Cell子刊:柳光宇/江一舟/龚悦团队揭示三阴性乳腺癌免疫逃逸新机制,并提出潜在治疗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D-木糖调节的PSMB9依赖性通路控制着肿瘤的固有免疫原性,因此也控制着对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ICB)的敏感性,这可能为促进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由冷向热”转变提供了新方法。
Front Cell Neurosci:科学家深入探讨如何利用大脑类器官技术来揭示进行性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机制
大脑类器官代表了体外3D建模的重大进展,也为深入探索人类大脑发育和病理学机制提供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平台,其具有推动对诸如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的显著潜力。
暨南大学团队揭示湿热环境导致焦虑症的机制
梅雨季节每年从6月上旬持续至七月上、中旬,覆盖我国延湖北宜昌至华东沿海地区的江淮流域。在这段炎炎夏日里,雨量大且降水集中,日照时数又少,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能淋全年30%-40%的雨[1]。
Cell:骆利群/李介夫团队发现Teneurin信号通路在突触伙伴配对中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该研究结合空间蛋白质组学、定量遗传互作研究和高分辨率表型分析,阐明了Teneurin作用的具体信号通路,并推进了我们对突触伙伴匹配这一重要神经发育过程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