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形貌钛表面促进氧化应激状态下骨组织的免疫再生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王焱、程斌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Bioactive Materials (中科院一区,IF=8.724)发表题为“Bioadaptation of implants to in-vitro and in-vivo oxidative stress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via nanotopography-
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修订版)
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组织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接种疫苗后多数人员会产生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为进一步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卫健委组织专家重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相关内容进行了完善: 一是明确提出新冠肺炎的诊断原则,即: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默沙东/卫材“免疫+靶向”组合Keytruda+Lenvima在日本提交首个申请!
目前,默沙东和卫材正在通过LEAP临床项目在13种不同类型肿瘤中评估Keytruda+Lenvima组合,在许多肿瘤中已获得强劲疗效数据。
组织因子(TF)靶向抗体偶联药物(ADC)tisotumab vedotin获美国FDA优先审查!
2期临床显示,tisotumab vedotin治疗的总缓解率(ORR)24%、缓解持续时间8.3个月,而标准疗法的ORR通常低于15%。
国家卫健委:严查新冠疫苗接种 涉及所有基层医疗机构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2021年国家随机监督抽查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文件内容共8大项监督内容。特别要注意的是,《计划》对本轮全国开展的疫苗接种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针对医疗机构预防接种管理,重点检查新冠病毒疫苗的接收、储存、接种等情况。本轮监督检查采取随机选择。基层医疗机构抽查比例分别为,辖区10%一级医院、5%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
Cell Host Microbe: 共生菌群调节皮肤组织再生的机制
长期以来,环境因素对组织再生的影响一直科学家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肠道微生物与免疫系统对组织修复以及再生过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其背后的机制并不清楚。在最近发表在《Cell Host Microb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Luis A. Garza教授等人首次见识了皮肤共生菌对伤口损伤修复的影响。该研究对于未来组织修复相关的治疗手段的开发以及抗生素的临床使用都提供了新的指导。
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未被实验室蓄意使用
当地时间2月12日下午,北京时间今天凌晨,世界卫生组织举行新冠肺炎疫情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专家组组长彼得·本·安巴雷克表示,此次国际专家组中国之行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成功,对疫情暴发时的情况有了更好的了解,包括病毒传播情况、病毒基因测序和野生动物溯源等领域。安巴雷克强调,“新冠病毒没有被实验室蓄意使用”,“疫情暴发之前没人见过这种病毒”。彼得·本·安巴雷克指出,
默沙东/卫材Keytruda+Lenvima欧盟进入审查:治疗晚期肾癌+晚期子宫内膜癌!
目前,默沙东和卫材正在通过LEAP临床项目在13种不同类型肿瘤中评估Keytruda+Lenvima组合,在许多肿瘤中已获得强劲疗效数据。
Cell:新研究揭示胚胎组织经历了相变
2021年3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当奥地利科学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观察发育中的斑马鱼胚胎时,他们观察到了一个突如其来的巨大变化:在短短几分钟内,固体状的胚胎组织变成了液体状。是什么原因会导致这种变化,它在胚胎的进一步发育过程中起什么作用?在一项新的多学科研究中,他们找到了答案,这可能会改变我们对发育和疾病中关键过程(比如肿瘤转移)的看法。相关研
Nat Microbio: 念珠菌感染引发阴道上皮细胞保护性免疫反应以及组织修复的作用机制
阴道念珠菌病(Vaginal candidiasis)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由以下4中病原体引起: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副念珠菌(Candida parapsilosis);和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在最近一项发表在《Nature Micro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