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吴政星等解析动物进食行为机理机制
4月10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吴政星教授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徐涛教授两个研究组的研究成果《感觉信号调控线虫进食行为的一个中枢交互抑制神经回路的解析》(“Dissecting a central flip-flop circuit that integrates contradictory sensory
PNAS:童年早期压力对行为和大脑发育的影响
一项研究发现了童年期早期不良经历对人类行为和发育的持久影响。 儿童期早期压力,诸如在孤儿院抚养的儿童受到的杂乱无章的照顾,已经与后期生活中的精神病理学联系在了一起,但是这些结果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仍不清楚。 Matthew Malter Cohen及其同事研究了16名11岁或更年轻的在孤儿院抚养的儿童以及没有生活在孤儿院的10名儿童的对照组。
The EMBO J:科学家成功解析了染色体粘连蛋白的行为机制
2013年10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EMBO Journa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班牙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成功解析了粘连蛋白(Cohesins)的行为机制。粘连蛋白是连接两个染色体拷贝(姐妹染色体)之间的一种蛋白质复合物,其可以确保姐妹染色单体在细胞分裂的时候被均等分配到了子代细胞中。
Nature:进食行为仅由两个神经元控制
神经系统中有多少冗余目前仍是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现在,Motojiro Yoshihara及其同事识别出了一对果蝇脑细胞,他们将其称之为Fdg或“进食”神经元,其人工激活足以诱导果蝇完整的进食运动程序。仅仅将这两个神经元抑制或切除就会消除由糖诱导的进食反射,但只将其中一个切除则会导致非对称的运动。这项工作揭示了感觉、代谢和运动系统的耦合中一个严重的瓶颈。
BJP:大麻素受体调控行为冲动
阿利坎特神经科学研究所领导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如何操控内源性大麻素样系统,进而来调节高水平的行为冲动。行为冲动(冲动性行为)在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药物滥用的人中是最常见到的问题。 西班牙研究人员首次表明CB2受体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进而调节冲动性行为。
Cur Dir Psy Sci:想减少攻击性行为吗?多练习自我控制
想减少攻击性行为吗?多练习自我控制 与他人相处过程中感到生气和恼火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大多数人并不对这些冲动行事。这其中发挥作用的就是自我控制能力。心理科学协会杂志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新的评论文章中,通过对心理研究后发现通过练习可以消耗或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犯罪学家和社会学家一直认为当人们自我控制低时犯下暴力罪行的几率会上升。
Science:蜜蜂的大胆行为与自身的基因有关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在线刊登了美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Molecular Determinants of Scouting Behavior in Honey Bees,”,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蜜蜂的大胆行为与自身的基因有关系。 我们人类为什么会以我们各自的方式行事? 有趣的是,对蜜蜂的一项新的研究可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引起我们渴望体会新经验的复杂的基因。
Cell:性激素通过控制基因开关影响性别相关行为
小鼠的具性别特异性的行为受性激素—雌激素、睾丸素及孕酮—控制,包括交配、攻击性以及母性行为。然而大脑中这些调节器的下游到底发生着什么还不为人所知。 近日,发表在Cell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激素控制着各个基因的启动与关闭,每个基因都以一种模块化的方式影响着特定的行为—例如,一个基因影响着一只小鼠是否会照看她的幼崽,而另一个基因则影响着她对性挑逗的接受程度。
PNAS:长期饮酒改变大脑对行为的控制方式
2013年8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一份报告解释了强迫性酒精使用和酒精依赖的一个全新的生物学机制。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参与了决策和控制情绪,而背侧纹状体被认为在动机和习惯的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过去的研究表明,酒精依赖者前额叶皮层介导的技能出现了问题如冲动的控制。 这些酒精依赖者常常表现出夸张的背侧纹状体神经反应。
合生元等乳粉生产企业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共被处罚6.6873亿元
从今年3月开始,根据举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对合生元、美赞臣、多美滋、雅培、富仕兰(美素佳儿)、恒天然、惠氏、贝因美、明治等乳粉生产企业开展了反价格垄断调查。 证据材料显示,涉案企业均对下游经营者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转售价格维持,存在固定转售商品的价格或限定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