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诺奖研究!为什么你不是路痴?答案又多了一个
图片来源:Rice University大脑是怎样实现“认路”这个功能的?英国、挪威科学家曾在海马体中发现“位置细胞”,并藉此荣获 201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近期,阿姆斯特丹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另一种神经细胞也扮演了关键角色,在认路过程中,其反应甚至比先前发现的位置细胞更频繁。相关研究于 2017 年 5 月 26 日发表于 Nature Communications。由阿姆斯特丹大学(the
2017年度生物医学类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结果新鲜出炉(内附详细名单)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告第87号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工作已经结束。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现将初评通过的40项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5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和13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含3个创新团队)在科技部网站(http://www.most.gov.cn/)和我办网站(http://www.nosta.gov.cn/)公布,同时公布的另有2016
中国科学家首获“德国诺贝尔奖”洪堡教席奖
2017年度德国最高资助金额的“亚历山大·冯·洪堡教席-国际研究奖”(简称洪堡教席奖)于5月16日在柏林举办颁奖典礼,六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学科领域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获此殊荣,其中包括来自中国清华大学的柴继杰教授。德联邦教研部部长万卡出席典礼并为获奖者颁奖。柴继杰教授是自2009年该奖设立后58位获奖者中第一位来自中国的学者,是研究蛋白质以及特定受体结构构成领域最杰出的学者之一。通过使用低温电子显微
外媒关注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拉斯克奖
【美国《纽约时报》9月14日报道】题:拉斯克奖授予拯救生命的人 周一由拉斯克基金会公布的拉斯克奖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医学大奖。它的每个奖顼设25万美元奖金。 除了阿瑟·霍里奇和弗朗兹一乌尔里克·哈特尔因为关于蛋白折叠的研究赢得基础医学研究奖外,该基金会还把大奖授予了一名81岁的中国科学家,奖励她将一种草药变成了世界广泛使用的抗疟疾药物。
屠呦呦获2011年拉斯克奖 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
(图片来源:拉斯克基金会官网) 2011年拉斯克奖日前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其中的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迄今为止,共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68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第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入选者公示
第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入选者名单 (以姓氏笔划为序) 姓 名 工作单位 推荐单位 刘 浪 新疆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 吴嘉炜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陈 萍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辽宁省科协 陈 薇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
2011年度第四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候选名单公示
为了促进我国生命科学、医学、药学及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促使生物技术产业的领军人物不断涌现,经国家科技部批准,联合基因集团出资设立"谈家桢生命科学奖",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进行承办。
首届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颁奖仪式举行
2月24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岐黄中医药文化发展基金会主办,北京乾元丹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首届"岐黄中医药传承发展奖"(后简称"岐黄传承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5位中医界老前辈及3名
高福院士获得第三届树兰医学奖
1月14日,由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以下简称树兰基金)主办的第三届树兰医学奖颁奖大会在南京紫金山庄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高福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