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科学家揭示分子伴侣催化蛋白质正确折叠的分子机制
细菌中的分子伴侣GroEL和GroES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其二者可以形成一种笼状结构,在笼状结构中分子伴侣可以包入其中,并不是这得蛋白质而是指导蛋白质进行正确折叠,然而其具体指导蛋白质正确折叠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于是来自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这一机制在本文中进行了解析,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上。
Nature:基因组错误折叠或提供新的癌症研究思路
近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麻省总医院和博德研究所的科学家揭示了隐藏在癌症背后的一种新型生物学机制,文章中,通过对携带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IDH)突变的脑瘤进行研究,研究者揭开了指导基
JBC:分子伴侣帮助蛋白质折叠的分子机理
分子伴侣是一种协助蛋白质进行折叠的分子助手,其中一种伴侣分子是所谓的热激蛋白60(Hsp60),这种蛋白可以在线粒体中形成一种类似于“桶状”的结构,从而便于蛋白折叠过程的发生,近日刊登于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弗莱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这些“桶状”蛋白结构形成的分子机制。
PNAS:开发出新技术重建蛋白合成期间折叠全过程
根据于2012年7月16日在线发表在PNAS期刊上的一篇论文,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来研究哺乳动物细胞内蛋白如何折叠,可能有朝一日导致人们开发出更好的流感疫苗。这种方法允许研究人员对细胞中处于不同蛋白合成阶段的被称作核糖体的蛋白合成机制拍摄快照。他们然后将这些快照拼接在一起从而重新构建蛋白合成期间它们如何折叠。
上海药物所蛋白质折叠与药物设计研究国际科学家工作站揭牌成立
为建设世界一流基于蛋白质折叠和相互作用机制的药物设计和发现基地,推动基础研究向创新药物转化,实现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上海药物研究所决定组建“蛋白质折叠与药物设计研究国际科学家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7月28日,“工作站”领衔科学家报告会及签约、授证、揭牌仪式在所怡生厅举行,活动由蒋华良副所长主持。
Sci Transl Med:扫除亨廷顿氏病中的折叠错误的蛋白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研究人员发现了错误折叠的蛋白是如何从患有亨廷顿氏病的脑中被清除的。提高2种参与该过程的关键性调节蛋白——PGC-1alpha 和TFEB——的水平可能可以治疗亨廷顿氏病及其它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Cell:一种新型的蛋白质折叠原则-电荷拉链原则
2013年1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膜蛋白是细胞表面的分子机器,其可以控制不同的细胞过程,比如跨类脂膜的分子运输、信号转导以及光合作用。膜蛋白在细胞膜的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施一公:继发性主动转运蛋白折叠与运输机制综述
来自清华大学生科院的施一公教授近期发表了题为“Common folds and transport mechanisms of 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ers”的综述文章,聚焦于继发性主动转运作用元件的常见折叠,以及共有的转运机制。通过一些结构信息,分析新发现结构,生化和计算模拟证据相关的作用机制。
Science:应激相关激活转录因子-1调节线粒体非折叠蛋白反应
6月15日,Science在线报道应激相关激活转录因子-1进入线粒体的效率可调节线粒体非折叠蛋白反应的水平。 为了更好地理解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反应,研究者研究了,应激相关激活转录因子-1(ATFS-1)感受线粒体应激过程,及其在线粒体非折叠蛋白反应(UPRmt)条件下与细胞核通信的机制。 研究发现,调控的关键点是ATFS-1进入线粒体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