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全球青少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210万
微生物所乙肝病毒感染中T细胞免疫应答与耐受研究获进展
T细胞免疫,特别是病毒特异性T细胞免疫在控制乙肝病毒感染和清除病毒中发挥核心作用,在慢性乙肝感染中,高浓度的病毒抗原长期作用是诱导T细胞免疫耐受和特异性T细胞耗竭的直接原因,T细胞免疫功能受损直接导致病毒持续性感染和病毒难以清除。但长期以来,乙肝慢性感染中T细胞抗病毒功能缺陷与免疫耐受的调控机制并不清楚,这阻碍了进一步设计有效的针对性免疫治疗方案和药物。
Ang Chem Int Ed:开发出可抵御人类副流感病毒感染扩散的新型靶向药物
本周刊登在国际杂志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格里菲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引发人类全球性呼吸道感染的一种常见原因,研究者表示,人类副流感病毒或是引发呼吸道感染的主因,症状比如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等。
Host microbe: 病毒感染竟然促进伤口愈合
人体的大部分组织,器官都被表皮细胞所覆盖。表皮细胞对于人体免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具有十分重要的"屏障"作用。然而,表皮细胞并不是永生化的,它的更新换代必须受到严格的调控才能保证内部组织器官的安全。尤其是当病原体通过伤口进行感染的时候,表皮细胞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尽快愈合以降低恶化程度。
Antimicrob Agents Chem:抑制疱疹病毒复制的新型抑制剂
2014年12月22日讯 /生物谷BIOON/ --发表在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十二月号,圣路易斯大学研究成果报告家族分子被称为核苷酸基转移酶家族(NTS)酶抑制剂是有希望的候选人,新的疱疹病毒治疗。这一发
Cell Rep:疱疹病毒增强复制感染能力机制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维斯拓研究院(The Wistar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的感染会引发机体细胞染色体端粒的重排,该研究或揭示了诸如疱疹病毒等病毒如何利用端粒重排的模式来抵御其它病毒并进行病毒自身的复制。
JBC:新研究揭示艾滋病毒感染辅助性T细胞机制
2012年9月27日 电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上的研究揭示了艾滋病毒是如何感染帮助人体免疫系统进行抗感染的辅助性T细胞。该研究由Mason国家生物防御和感染性疾病中心教授Yuntao Wu领导完成。 HIV病毒劫持辅助性T细胞,当辅助性T细胞数量直线下降时,身体容易患病。
武汉大学侯炜等发现抗艾滋病毒感染新细胞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侯炜教授和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科研人员合作的一项科研成果发表在8月份美国著名国际学术刊物《淋巴细胞生物学》杂志上。这项研究发现,一种名为“表达CD56分子的T淋巴细胞”具有抗艾滋病毒感染的作用。 据侯炜教授介绍,这种名为“表达CD56分子的T淋巴细胞”是一类“桥梁细胞”,既具有自然杀伤功能,又能起到自我保护作用。
J Virol:蓝柯等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颗粒研究获进展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病毒颗粒中只含有一种作为遗传物质的核酸。然而,最近十年左右的研究表明,许多DNA病毒颗粒中除含有作为遗传物质的DNA之外,还存在着许多mRNA分子。但是DNA病毒颗粒中具体RNA分子的构成仍然很不清楚。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蓝柯研究组通过深度测序和定量逆转录PCR实验(图1),发现在纯化的KSHV病毒颗粒中含有部分病毒编码miRNA和大量宿主编码的miRNA。
J Leuk Biol:疱疹病毒再活化并引发疾病的分子机制
2012年11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通常一提到疱疹,人们都会毛骨悚然,但是很多人曾经都感染过疱疹病毒。尽管疱疹病毒处于潜伏状态,一有合适机会就会引发感染,但是多数情况下,该病毒引发的感染都会经历溃疡、伤口愈合的过程。如今,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指出使得病毒处于激活状态的背后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