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夏建川:肿瘤体细胞免疫治疗的现状和未来

夏建川教授介绍了国内的免疫治疗现状,树突状细胞疫苗在实体治疗中的策略、体细胞免疫治疗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原则方法等内容。

演讲主要内容包括:
肿瘤体细胞免疫治疗的概念,
美国首个治疗肿瘤的免疫活性细胞上市,
抗前列腺癌免疫活性细胞获得成功的原因,
Provenge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机制、治疗结果,
免疫治疗药物-ipilimumab作用机理,
抗PD-L1抗体治疗的机理,
CART细胞免疫治等。

2014-10-30 课时:43分钟

Margaret:细胞研究和治疗的监管标准

Margaret教授就细胞研究和治疗的监管标准将何去何从发表了演讲。她详细介绍了地方标准政策在亚洲一些国家如中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和越南等的不同模式,并提出科学家和企业需要更多的国际统一化标准来促进临床实验的进行,而不是出于国家地方保护而各自规定监管标准。

2014-11-05 课时:37分钟

Eric Topol:未来医疗的无线化

EricTopol说,我们很快就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来监控我们的生命体征并监测一些慢性疾病。在TEDMED上,他着重介绍了应用在未来医疗上的一些重要无线装置,这些装置可以帮助我们远离医院的病床。

2015-01-15 课时:17分钟

学习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强化体细胞治疗的质控

2011年卫生部发布了97号令,有关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药品GMP)。它是历经5年修订、两次公开征求意见而完成的。新版药品GMP吸收了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按照"软件硬件并重"的原则,贯彻质量风险管理和药品生产全过程管理的理念,更加注重科学性,强调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达到了与世界卫生组织药品GMP的一致性。

体细胞的制备与新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或制药有什么关系?因为体外进行细胞培养(未经培养的血细胞、骨髓细胞不在内),就要使用培养基、细胞因子等,需要GMP净化间,需要有标准操作程序(SOP)和产品的质控,这些和制药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经过培养的细胞可能被活化、或改变性质和功能,因此,终产品需要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学习药品GMP对于体细胞制剂的质控是十分必要的。

2011年底我国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卫办科教涵1177号"关于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已叫停未经卫生部和SFDA批准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这也是我国开展体细胞临床研究的良好开端。体细胞的研究和应用仅仅是开始,问题较多,但其发展潜力很大,尤其在肿瘤,传染病,以及再生医学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相信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者携手,加速科学的体细胞临床研究,一定会造福于百姓,并走到国际的前列。

2015-01-19 课时:32分钟

体细胞免疫治疗及联合肿瘤常规治疗的基本原则

体细胞免疫治疗指向肿瘤患者输入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常用的体细胞免疫治疗方法包括:树突状细胞疫苗(DC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DC刺激的CIK细胞(DC-CIK)、半合子DC刺激的CIK细胞(半合子DC-CIK)及自然杀伤细胞(NK)等。DC是已知机体内抗原呈递能力最强的细胞,通过对肿瘤抗原的摄取及抗原提呈,可有效地诱导及活化免疫效应细胞,从而介导强大的特异性肿瘤免疫。

CIK细胞是将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又被称为NK细胞样T淋巴细胞,兼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杀瘤优点。DC-CIK指通过体外诱导有功能的自体DC细胞,将这种有功能的自体DC细胞激活自体CIK< /SPAN>细胞,产生一种更强的抗肿瘤的效应细胞,从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NK细胞来源于造血细胞,它们不依赖抗原刺激作用,就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因此,在机体免疫监视和早期抗感染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半合子DC-CIK 指从患者体内分离培养CIK细胞,再从患者子女体内分离培养DC,两者混合后回输给患者。体细胞免疫治疗联合肿瘤常规治疗的基本原则是根据不同肿瘤的生物学特性、患者的遗传背景、目前的病情状况、前期治疗方法、年龄等,在传统肿瘤治疗模式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病人的个体化体细胞免疫治疗方案。体细胞免疫治疗可以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在肿瘤负荷降低后接受治疗;还可联合细胞因子、抗肿瘤抗体、生物靶向药物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2015-01-21 课时:32分钟

干扰肿瘤微环境基础上个体化、特异性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

目前每一种抗肿瘤的疗法都有局限性。化疗遇到的关键问题是肿瘤的耐药性及其毒副作用。前者使得化疗失效,后者即杀伤了肿瘤,也破坏了机体的免疫功能,通俗说法也就是伤了元气。因此,临床医生也认为有些病人是过度治疗,有可能加速病情的恶化。

2015-02-25 课时:21分钟

音乐与肿瘤:治疗的原则

Nimesh Nagarsheth是西奈山医院妇科和生殖科学副教授,他主张将科学比作音乐,将医药比作艺术。并从原则上来阐述治疗。

2015-03-04 课时:9分钟

任国欣: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多中心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

任国欣,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口腔颌面外科专委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内科学组常委、秘书长。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的综合治疗,包括肿瘤的化疗、生物治疗、热疗、冷冻及放射粒子治疗等。

对头颈癌的诱导化疗、分子靶向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综合序列治疗做了较深入的研究,2013年3月曾受国家公派赴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主持课题5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加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十一五”支撑项目和上海市科委重点课题等多项基础研究课题和临床试验课题多项。



曾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1项,曾获第22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发明金奖,2011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3完成人),201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3等奖(第2完成人)。



近5年在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篇(SCI8篇),副主编论著2部(《口腔疾病的生物学诊断和治疗》、《头颈肿瘤诊断治疗学》),参编论著4部。

2015-04-27 课时:11分钟

夏建川:肿瘤体细胞免疫治疗的现状和未来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肿瘤免疫学的发展,肿瘤的生物治疗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第四种肿瘤治疗模式,以其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等优点已逐渐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接受。

肿瘤生物治疗包括分子靶点药物、单克隆抗体、细胞因子、细胞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在血液系统肿瘤和多种恶性实体肿瘤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其中体细胞免疫治疗作为一种医疗技术,通过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经过体外诱导、激活和扩增后输入患者体内,诱导或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包括特异性体细胞免疫治疗和非特异性体细胞免疫治疗。体细胞免疫治疗可以与肿瘤的手术、放疗、化疗和微创治疗有机结合,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手术、放疗、化疗和微创治疗后的巩固治疗。体细胞免疫治疗一方面能增强肿瘤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另一方面能有效杀伤手术、化疗、放疗和微创治疗后机体内残余的肿瘤细胞,对于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具有较好的作用。

本演讲内容将介绍肿瘤体细胞免疫治疗目前的不同方法,以及联合手术、放疗、化疗和微创治疗的基本原则和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常用的几种体细胞免疫治疗的方案,同时将对肿瘤体细胞免疫治疗的未来进行阐述。

2015-04-29 课时:12分钟

朱涛: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的新靶点及新策略的研究

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组织中存在的极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的细胞,是肿瘤起源、增殖、上皮间质转化的根源。肿瘤干细胞促进肿瘤的复发、转移,对放疗和化疗的抵抗,是肿瘤难以彻底治愈的根本原因之一。

基于肿瘤干细胞的治疗策略为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靶向调控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与增殖相关的干细胞生长因子或其信号传导通路中的关键分子,以及肿瘤干细胞特异标记物,可以有效改善肿瘤的治疗。

此外,纳米药物或纳米药物载送体系类似于传统的肿瘤干细胞靶向药物,可以直接杀伤肿瘤干细胞或间接将药物高效输送到肿瘤干细胞并高度富集,从而更有效杀死肿瘤干细胞,增强化疗药物治疗效果。

我们集中于调控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与分化的干细胞相关生长因子、非编码RNA及其新型纳米药物的研究,发现一系列基于肿瘤干细胞特征的新治疗靶点,并基于此探索了一些潜在的新治疗策略。

2015-05-14 课时:39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