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组学技临床转化应用 --精准医疗之生物标志物筛选策略

临床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无疑是医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临床生物标志物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构建各种功能组学与临床诊断、治疗技相结合的全新技平台,推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本期讲座将从生物标志物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研究进展、研究策略、实验设计、文章发表等方面系统解析生物标志物开发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思路。不仅仅是一场学报告,更是一次理论与转化相结合的总结和参考。

2018-06-29 课时:49分钟

抗体制备关键技平台和难点解析

质量合格的科研试剂是获得准确稳定实验数据的必要因素之一。抗体作为一种常见的试剂产品,其质量的可靠性得到了广大科研人员的重视。 本次交流会,会和大家回顾目前几种常用的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技平台,包括传统的杂交瘤融合法和噬菌体展示利用重组表达的方法获得单克隆抗体,以及近几年来被广泛应用的B细胞克隆技重组获得抗体的方法。从抗原设计和获得、技平台选择、抗体筛选方案设计、质量验证等多个方面讨论如何获得质量合格的抗体。

2018-09-10 课时:50分钟

掌控Phospho-Flow: 巧用细胞内、外流式细胞优化免疫细胞活化分析

Since its first use in 1950s, flow cytomet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ly powerful analysis techniques in biomed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use to rapidly and simultaneously scrutinize multiple parameters at the single-cell level determined. Besides the use of best possible antibodies, an appropriate fixation and permeabilization protocol play critical roles in achieving successful detections from surface CD markers to intercellular modified targets such as phosphorylated proteins. This presentation, as a guideline, will share with you those important tips that CST flow-cytometry experts routinely use in their daily bench work. 自从流式细胞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应用以来,它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最有力的分析技之一,以便在单细胞水平上快速且同时检测多个参数。除了使用经严格验证优化的抗体外,适当的固定和通透方案对于从细胞表面CD marker到细胞内修饰靶标(如磷酸化蛋白)的成功检测起着关键作用。作为指导方针,本次讲座将与您分享CST流式细胞专家在日常的试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经验和技巧。

2018-09-28 课时:21分钟

2018微流控技前沿研讨会第一期

微流控芯片 , 作为一种“颠覆性技”,是当代极为重要的新兴科学技平台和国家层面产业转型的重要战略领域。微流控技在生物医学领域两个重要的应用方向是临床诊断和仿生模型。其中,单细胞分析和单细胞层面上的基因测序技是微流控芯片研究在体外诊断领域的下一轮出口。在此方面,本次会议将由大连化物所的林炳承老师为大家分享研究进展和方法思路。而仿生模型上,将邀请东南大学的国家优青赵远锦教授为大家分享微流控与器官芯片研究的国际前沿技以及实验团队在这个领域的设计理念和进展。另外,针对研究者自行构建3D支架或者微流控系统门槛较高的问题,我们也邀请了美谷分子仪器介绍一些新的商业化的类器官研究耗材及其应用特点,方便大家开展相关研究。 本次微流控技前沿网络研讨会,希望可以协助研究者、企业、学子们在这一领域增进学习,彼此交流,共同进步。

2018-10-26 课时:116分钟

2018细胞治疗关键制备技与工艺网络研讨会第一期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指导原则(试行)》,给细胞治疗产品产业化提供了明确的产业化方向。然而由于其生产工艺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怎样实现从小范围实验室到规模化标准化的转变?面临高昂的制造成本、制备失败率高的现状,要怎样突围?本次会议围绕2018细胞治疗关键制备技与工艺展开,希望可以协助相关研究者、企业、医生彼此交流,共同推动国内细胞治疗产业的发展。

2018-11-29 课时:98分钟

2018外泌体技与应用网络研讨会

外泌体是活细胞分泌的30-150纳米的囊泡,里面包含了蛋白、DNA和RNA 。 近年来发现,外泌体不仅参与了细胞间通信, 也影响了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肿瘤的微环境, 免疫调节等。外泌体是在血液、唾液、尿液、脑脊液和母乳等多种体液中均有分布,以外泌体作为疾病诊断标志物开发的液体活检技,正显示出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另外,外泌体天然赋予的精准靶-归巢特异性和跨越体内生物屏障的能力在药物递送方面也展示出很好的应用潜力,生物工程外泌体正在研发中。 然而, 当前外泌体研究的最大技瓶颈是外泌体的分离。尽管外泌体的分离方法有很多种,例如超速离心,凝胶排阻层析,免疫沉淀,微流控芯片等,但是如何快速,低成本,高纯度的捕获外泌体依然困扰着很多研究人员。生物谷特举办2018外泌体技与应用网络研讨会,将持续邀请众多嘉宾,分期为您带来最新分享。

2018-12-14 课时:65分钟

新药研发生产中的PAT创新技与应用网络研讨会

近年来中国制药行业蓬勃发展,生物类似药、创新药迅速崛起,研发速度逐渐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2月1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首个国产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上市,使得君实生物成为国内首家PD-1单抗获批的企业。这款由我国企业独立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创新药将与默沙东和BMS的两款进口PD-1产品率先交锋。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以PD-1和PD-L1的药品发展状况为例,在未来将有多个同类产品先后涌入市场。在国内外药企研究焦点相对集中的情况下,如何在研发阶段抢占先机显得至关重要。哪些前沿方法和技能够帮助企业优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同时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法规要求将成为实验设计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在本期的研讨会中,我们将展示几款能够助力企业研发生产速度的创新工具,希望会后能够进一步交流,真正解决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扰和难题。

2019-01-25 课时:83分钟

加速药剂研发和放行——安捷伦革命性的激光红外成像和透射拉曼技

本讲座将介绍量子级联激光红外成像技(LDIR)在药物成分分布、晶型筛选、盐交换研究、多层片剂分析上的应用。 相对于传统的配方分析技,如红外成像和拉曼成像等技,LDIR技最新量子级联激光器(QCL),用化学成像的方式使配方含量分析的速度成倍提升。可在极短时间内得到片剂含量分布/晶型等信息,并且提供清晰的高质量图像和光谱数据。 这种强大的解决方案为您提供了比以往更多的统计数据,帮助用户解决R&D阶段遇到的片剂含量分布问题、研究药物晶型转换问题、分析缓释多层药物层间一致性问题以及鉴定外来颗粒及杂质污染问题等。 可帮助客户大大缩短处方研究的时间,大大加快新药/仿制药上市的速度。 而定量透射拉曼技则可以实现高通量药物主成分含量均匀性分析,为片剂和胶囊生产的过程质量控制和产品最终放行提供快速和低成本的选项。

2019-03-06 课时:32分钟

“诸神之战”-肺癌biomarker和分子检测技的进击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列于人类疾病主要死亡原因之首。多年来,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保持着手为主,辅以全身化疗和局部放疗的总和治疗模式;近年来,肿瘤学家认识到由于个体肿瘤的生物遗传异质性以及个体间的遗传差异性决定了不同患者对同样治疗方案表现的预后不同;随着研究的深入, 肿瘤治疗已经步入基于biomarker指导治疗的“个体化时代”,并且靶点选择越精确,经选择后的患者受益越明显 肺癌是biomarker研究最为成熟的癌种,其不同biomarker有着特定的临床意义。肺癌中常见biomarker包括驱动基因、TMB、PD-L1等,各biomarker在其应用领域地位稳固、各有千秋,多方面综合指导肺癌的精准治疗。 biomarker的发展,为检测技的发展也带来挑战。NGS技的临床应用使肺癌的诊疗趋于精准化,例如驱动基因阳性患者可以进一步细分治疗、肿瘤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未来模式可能改变。 特邀大咖河南省肿瘤医院马杰教授,与我们分享《“诸神之战”-肺癌biomarker和分子检测技的进击》的主题讲座,内容将围绕“星球崛起”-肺癌biomarker的需求与崛起、“天生我材”-肺癌biomarker的临床应用、“继往开来”-肺癌精准检测的挑战与展望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与大家共同探讨不同分子检测技在肺癌biomarker检测方向的应用。

2019-04-22 课时:35分钟

单克隆抗体筛选平台技及案例分析

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识别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持续地无限量供应等优点。单克隆抗体技的问世经历了人鼠嵌合单抗、人源化单抗阶段,这些工程改造抗体不仅为免疫学领域带来了一次革命,而且在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得到极广泛的应用。随后出现的噬菌体文库展示技、转基因小鼠技和单细胞抗体开发技,使全人源单抗的生产成为现实。如今在临床上,单克隆抗体也被广泛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移植排斥反应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2019-09-24 课时:77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