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cological Entomology : 非传粉榕小蜂中一种新的食性模式

在榕树—榕小蜂高度专一的互利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非传粉榕小蜂,绝大部分的非传粉榕小蜂在果外用较长的产卵器刺过果壁进行产卵,只有少量种类的金小蜂能够进入果内产卵。在西双版纳版纳地区,只有隶属于4个属中的5个种能够进入果内产卵。

2013-07-25

日开发具有良好机械强度的非可食性生物树脂

大赛璐公司(DAICEL)的子公司DAICEL POLYMER(总部:东京)于2012年11月29日宣布,开发出了非可食性生物树脂“CELBLEN EC”系列。这是一种以木质为原料的纤维素酯类树脂,植物性成分占总质量的40~50%。与采用玉米等可食性材料为原料的聚乳酸相比,这种纤维素酯类树脂具有原料更易采购的优点。此外,其耐热温度及耐冲击性也比聚乳酸类树脂更高,拥有足够用作成型材料的强度。

2013-01-07

CSB:赵凌霞等发现步氏巨猿是纯C3食性动物

近日,中国科学通报杂志(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刊登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Enamel carbon isotope evidence of diet and habitat of Gigantopithecus blacki and associated mammalian megafauna in the Early Pleistoc

2012-11-18

PNAS:刘杏忠等捕食性子囊菌的起源研究获进展

7月3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杏忠研究员和University of Texas的安志强教授共同领导的研究团队在捕食性子囊菌起源与进化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 捕食性真菌是通过营养菌丝形成的特化捕食结构来捕获线虫、变形虫等微小生物作为营养源的一类特殊来群。由于其独特的生态特性,捕食性真菌的起源与进化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兴趣。

2012-11-18

Nat Commun:老虎基因组揭示其对掠食性生活方式的适应性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东北虎的第一个完整基因组序列以及来自白色孟加拉虎、非洲狮、白色非洲狮和雪豹的基因组序列。比较分析突显了与它们的肉食性和肌肉力量都相一致的基因组特征。这些序列为研究大型猫科动物的遗传多样性和保守性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资源。 老虎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被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的话很快就会灭绝。

2013-10-25

Ecol Entomol:发现非传粉榕小蜂中一种新的食性模式

在榕树—榕小蜂高度专一的互利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非传粉榕小蜂,绝大部分的非传粉榕小蜂在果外用较长的产卵器刺过果壁进行产卵,只有少量种类的金小蜂能够进入果内产卵。在西双版纳版纳地区,只有隶属于4个属中的5个种能够进入果内产卵。

201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