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我国已创制出非洲猪瘟候选疫苗

5月24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进展通报会上获悉,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以下称哈兽研)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保护效果。非洲猪瘟疫苗科研攻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非洲猪瘟疫苗创制阶段主要取得五项进展:一是分离我国第一株非洲猪瘟病毒。建立了病毒细胞分离及培养系统和动物感染模型,对其感染性、致病力和传播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

2019-05-26

Nature:非洲国家内艾滋病毒/艾滋病发病率的“惊人”差异

2019年5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尽管自2000年以来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范围迅速扩大,但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的数据,艾滋病毒/艾滋病仍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一份新的研究揭示了省级和地区级艾滋病毒流行率的显着变化。该论文发表在《Nature》杂志上,该文章提供了艾滋病毒流行率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的精确地理估计,以确定医疗保健支持的优先领域,以减轻艾滋病毒的负担。

2019-05-16

PNAS:新研究揭示治疗非洲锥虫病的有效方法

2019年4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天然抗生素是治疗被忽视的热带疾病——“非洲锥虫病”的有效方法。如今,研究人员通过现代基因工程技术将真菌变成了一家“治病的工厂”。“真菌中的基因簇是独一无二的 - 通过简单的基因缺失突变,我们设计了一种真菌菌株,它只产生高浓度的所需抗生素,”作者解释说。(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真菌Acremonium egyptiacum天然产生

2019-04-07

中国人脸识别技术拯救生猪免患非洲猪瘟

  中国利用高科技来控制非洲猪瘟的蔓延。阿里巴巴( Alibaba)和京东公司(JD.com)把人脸和声音识别技术引入养猪场中。人工智能可以识别每头猪,确定它是否感觉不舒服,并可能在早期阶段查出危险疾病。中国已经成功使用人脸识别系统确保社会安全、抓捕罪犯、开展金融行动。早在2015年,中国公安部就启动了大规模项目,在人脸识别系统上建立全国所有公民统一数据库。数据库中应该有大约1

2019-03-01

科学家成功破译草莓箭毒基因组

近期,中、美、丹科学家成功破译了草莓箭毒蛙的基因组,并揭示其基因组演化特征。该成果于近日发表在了国际期刊《分子生物学与进化》上。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捷介绍,箭毒蛙是生活在中美洲及南美洲加勒比海沿岸低地森林中的一种小型陆地蛙,它拥有强烈的毒性、绚丽斑斓的色彩及独特的生活习性。当地部族将它们分泌的毒素涂在箭上,故得此名。有些箭毒蛙身上携带的毒素强度甚至是吗啡的200倍。箭毒蛙是

2019-02-08

三全食品猪肉水饺检测出非洲猪瘟病毒!这个元宵还能吃水饺么?

2019年2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然而一个主要的中国食品生产商(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全食品)在本周一表示该公司的速冻水饺中检测出了非洲猪瘟病毒。图片来源:https://stock.tuchong.com自去年8月发现首例非洲猪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控制该病毒的爆发。为了防止非洲猪瘟的爆发,中国政府已经宰杀了数十万头猪,这一举措也成

2019-02-19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发现棘腹X染色体重排

 性染色体进化理论认为,基因的重组抑制引起性染色体的分化,其后Y或W将积累性别相关基因,同时丢失与性别发育无关的基因,导致异配的Y或W染色体走向退化,并最终发生形态上的改变。反之,同配性别的X或Z染色体则因为重组而保持原来的形态。在自然种群中,X或Z染色体的形态改变十分罕见。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曾晓茂研究员团组成员夏云和原秀云博士,发现棘腹蛙中,X染色体发生了易位重排,呈现出明显的形

2018-12-10

羟基脲:有效改善撒哈拉以南非洲镰状细胞贫血儿童的症状,并且能减少疟疾的发生

 镰状细胞贫血(SCA)是一种常见的、危及生命的遗传性疾病。因血红蛋白β-肽链第6位氨基酸谷氨酸被缬氨酸所代替,构成镰状血红蛋白(HbS),取代了正常Hb(HbA)。其中大多数人有许多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导致生活质量低下和早死。在全球范围内,镰状血红蛋白病的发病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最高,每年有超过30万名婴儿患病,约占该地区新生儿的1%。但是在该地区几乎没有建立镰状细胞贫血的筛查项目,只有少

2018-12-12

类洞穴适应的色素调节和进化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洞穴适应是一种极端而有趣的生物学现象。在两栖动物中,红点齿蟾(Oreolalax rhodostigmatus)很好地适应了洞穴生活,其蝌蚪常年生活于喀斯特地貌的溶洞中,皮肤透明;而其成体则需要在洞外捕食,背部皮肤整体呈现深黑色。同时,暴露于自然光下的蝌蚪会在15小时候从透明变为灰黑色。提示其色素系统特别,既需要保证无光条件下极低的色素分布,又要保证光照下迅速的皮肤色素覆盖

2018-08-20

非洲首个大型人类基因组学研究揭示高水平遗传多样性

南非科技部资助的“南部非洲人类基因组计划(SAHGP)”,顺利完成了对24名来自不同民族语言个体的全基因组测序,证实非洲人群存在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该计划是非洲首个由政府资助开展的人类基因组学研究,旨在揭示南部非洲人群的独特遗传特征,全方位发掘各类人群的多样性。研究由南非金山大学实施,来自4个省份、讲4种民族语言的24名南非人作为样本采集对象,包括16名黑人以及

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