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AIDS:实现不患艾滋病一代人梦想的7个必不可步骤

终结艾滋病(AIDS)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但是正如发表在2012年8月那期Journal of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ies期刊上一篇特刊文章的作者们指出的那样,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新财政投入和承诺将是完全执行已证明有效的治疗和预防策略和继续开展必不可少的科学研究的关键。

2012-11-19

卫生部部长竺:中国人慢性病正“井喷”

“2010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一份报告中,中国慢性病(慢病)病例数的预测结果令人担忧,但这个报告中预测的数字,实际上已远远落后于中国慢病‘井喷’的数字了。” 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在日前举行的“2011中国慢性病防控论坛暨中国健康促进联盟成立大会”上,用“井喷”向与会者描述中国慢病防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2012-11-19

PNAS:竺等揭示干细胞因子受体的新功能及转化医学意义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PNAS)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解放军总医院、第二炮兵总医院最新的合作研究成果,文章中,作者揭示了C-KIT的新功能及其医学转化的意义。

2012-11-18

PNAS:竺夫妇发现毛萼乙素能发挥强有力的抗感染作用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上海交大瑞金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萜类化合物:毛萼乙素(Eriocalyxin B,EriB)能通过靶向关键信号通路,选择性调控Th1和Th17细胞,发挥强有力的抗感染作用,这不仅有助于癌症治疗的研发,也为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疗,也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治疗方向。

2013-02-05

:首次将脐带血干细胞分化为大脑突胶质细胞

脐带血干细胞有史以来第一次被转化为其他类型细胞,即大脑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从而可能最终导致人们为脊髓损伤和多发性硬化症以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

2012-11-18

PNAS:欣等揭示稻鱼共生系统可持续的生态机制

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历史悠久,延续了1200年,2005年被联合国列入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浙江大学陈欣教授研究团队经过6年的试验研究,揭示物种间的正相互作用及资源的互补利用是稻鱼共生系统可持续的重要生态学机制。

2012-11-18

JBC&JGV:吉龙等流感病毒蛋白转运机理研究中获进展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是由流感病毒的RNA6编码的一个主要的表面抗原,属于II型膜蛋白。NA是一种糖苷外切酶,可以从α-糖苷键上除去唾液酸残基,这一功能对病毒粒子脱离宿主细胞以及防止病毒粒子聚集是非常重要的。NA在流感病毒形态发生和病毒粒子成熟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此外,NA还为流感病毒感染时清理通道,在病毒接触宿主细胞中发挥作用。

2012-11-18

Neoplasia:吉龙等免疫细胞癌变的信号通路研究中获新进展

免疫细胞癌变可导致各种白血病/淋巴癌的发生,这些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淋巴细胞和粒细胞等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发生变异而诱发细胞癌变,其中Bcr-Abl融合癌基因主要诱发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Bcr-Abl癌蛋白介导细胞癌变的过程涉及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的分子调控,其中JAK/STAT是关键信号通路之一。

2012-11-18

中国认知科学学会成立 霖院士任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合影 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合影 为推进认知科学在我国的发展,11月30日,中国认知科学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中国科技会堂隆重举行,这标志着中国认知科学领域的首个全国性一级学会组织正式成立。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学会学术部部长沈爱民等出席会议。学会主席团成员、来自全国各大院校、中科院各研究所、军事医学院以及各大医院等30余个单位的近200名代表参加此次会议。

2012-11-19

The Plant Cell:晓亚等揭示植物挥发性萜类次生代谢调控的新机制

在自然界植物散发出的挥发性化合物中,萜类是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植物萜类数量大、种类多,能吸引昆虫传播花粉和果实,直接或间接地防御植食性动物的侵食和微生物的侵害,显示了其重要的生理与生态功能。此外,它还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植物次生代谢受植物内源信号和外界环境的显著影响,但其调控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

2012-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