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报道科学家发现蓝藻代谢与环境适应的新途径

4月9日,《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杨琛研究组题为The cyanobacterial ornithine-ammonia cycle involves an arginine dihydrolase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动态代谢流量组与代谢组分析技术发现了一条新的代谢途径,并且揭示了

2018-04-21

研究揭示调控蓝藻碳氮代谢平衡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周丛照、陈宇星课题组,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教授张承才课题组合作,阐明了蓝藻全局性转录因子NdhR通过结合不同的代谢小分子,快速响应环境变化,协同调控碳氮代谢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成果以Coordinating carbon and nitrogen metabolic signaling through the cyanobac

2018-01-03

蓝藻:新能源的未来

2017年8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你可能没想过用这种糖来做饭,但是从生物燃料的角度来看,它真的是很有甜头。一个海湾区的公司已经对一群类似藻类、可以产生大量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单细胞微生物申请了专利。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现在正在帮助HelioBioSys Inc.了解是否可以大范围的地培养这种微生物。对清洁的新能源的需求促使了对藻类的大量研究,藻类是理想的生物燃料来源因为它不与农作物争土地、争

2017-08-22

Technology:蓝藻或是新一代的绿色能源

下周,世界各国领导人将齐聚法国参加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而在会议上,全球变暖将是一个热议的话题;为了有效限制气候改变,专家们表示,最迟在本世纪末我们就需要实现碳中(净温室气体零排放),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必须逆转,但什么能源可以取而代之呢?

2015-11-30

STE:邵克强等揭示蓝藻水华厌氧分解对湖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细菌是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营养盐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富营养化湖泊中的蓝藻水华在高温、厌氧条件下,死亡分解常会引发“湖泛”,对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产生很大的影响,并可能进一步影响到湖泊的水质安全。因此,认识蓝藻水华降解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对于了解揭示浅水湖泊营养盐的微生物循环机理、蓝藻水华暴发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014-05-29

Nature:蓝藻细菌与蓝藻的亲缘关系

蓝藻细菌是在环境中无所不在的细菌,它在地球化学事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大气早期的氧化,这是由于它具有生氧光合作用的能力。

2013-12-05

App Envir Micro:蒋永光等蓝藻毒素合成基因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在线刊登了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Molecular Basis and Phylogenetic Implications of Deoxycylindrospermopsin Biosynthesis in the Cyanobacterium Raphidiopsis curva

2012-11-18

FEMS Micro:徐旭东等质疑VIPP1对蓝藻光合膜形成的作用

光合作用是生物圈的能量基础,而光合作用发生于称为类囊体膜的光合膜上,因而光合膜形成机理成为生物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欧洲学者曾于2001年在PNAS同一期发表两篇论文(98: 4238-4242; 98: 4243-4248),分别在蓝藻(集胞藻)和高等植物(拟南芥)报道了一种蛋白VIPP1对于类囊体膜形成的关键作用,认为该种蛋白能够促使蓝藻细胞膜或植物叶绿体内层被膜形成膜泡...

2012-11-18

Phycol Res: 气候变化与蓝藻水华强度相关性

近年来有关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的研究发现,全球或区域气候变化对蓝藻水华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并与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叠加,共同促进了蓝藻水华强度的增加。已有研究主要基于蓝藻的生理特性分析,认为全球变化导致的温度升高有利于蓝藻的生长,而野外观测往往不能充分支持温度升高促进蓝藻水华发生的观点,因此亟需深入揭示气候变暖导致蓝藻水华强度扩张的机制以解释这种现象。

2013-01-04

科学家将转基因蓝藻成功转变成能源 或替代乙醇

据国外媒体报道,来自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近来采用蓝绿澡、阳光、二氧化碳以及细菌生产出了丁醇,该物质为碳水化合物,可作为机动车的燃料。 可作能源使用的丁醇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它的原料丰富并且可再生,并且丁醇的产量潜力巨大,比用玉米和蔗糖生产乙醇效率高出20倍左右。

201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