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新版医保目录执行 三款PD-1价格曝光 恒瑞艾瑞卡年费不足1万

2021年3月1日,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启用。2020版医保目录共纳入119种新药,价格平均下降50.64%。新版目录新增17种抗癌药,包括PD-1、仑伐替尼等。另外,国家新冠肺炎治疗方案所列药品已全部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如利巴韦林注射液、阿比多尔颗粒等。由于企业与医保局签署了保密协议,药品谈判价格并未第一时间对外公开,今日新版医保目录正式执行落地,

2021-03-03

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正式启用,国内首个且唯一的RANKL抑制剂安加维价格降幅达80%

2021年3月1日,备受瞩目的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启用,此次共有119种药品通过谈判成功进入目录,其中包括国内首个且唯一的RANKL抑制剂安加维(地舒单抗注射液,120mg)。

2021-03-01

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出炉!多省市收费标准公布

近日,浙江省医疗保障局、省卫生健康委公布了第一批“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项目,适用范围为浙江省各级公立医疗机构。据了解,浙江第一批“互联网+”医疗服务包括互联网诊疗、远程会诊、远程监测3类,试行期2年;同时,取消现行按特需医疗服务管理的“远程会诊”项目。在远程会诊方面,邀请方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意愿组织远程会诊服务,并向患者说明远程会诊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情

2021-01-24

8种药材标准 39种中药炮制规范公示

 9月11日,甘肃省药监局发布了《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水银等8种甘肃省中藏药材标准和金银花加工技术规范的公示》、《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人参须等39种甘肃省中药炮制规范的公告》二个文件。8种甘肃省中藏药材标准和金银花加工技术规范根据《甘肃省中藏药材地方标准审定发布工作规范(试行)》,由甘肃省药品检验研究院起草、修订的水银、苍耳草、驴乳、甜瓜蒂

2020-09-13

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

 9月16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旨在打击因医药领域给予回扣、垄断控销等行为造成的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虚高、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医保基金大量流失问题。全文如下: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建立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的指导意见医保发〔2020〕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疗保障局、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

2020-09-18

全球独创牙骨传导听力系统产品上市 代替外科手术且价格仅是三分之一

与口腔、眼科等行业相比,听力行业似乎在不少人看来是一个细分小行业。与其相对应的是,听力健康也经常被忽视。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助听器主要是针对双侧耳聋患者的“必需品”,实际上,单侧耳聋人群同样是一个庞大的“刚需”市场,并且此前他们很难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面对现实痛点,6月19日,声佗医疗在全球首创、并已在美国上市的全球独创牙骨传导听力系统——品音?,在国内正式上

2020-06-19

《医疗机构内部价格行为管理规定》发布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内部价格行为管理规定的通知,具体内容如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为加强医疗机构内部价格行为管理,促进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和发展,维护患者与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63号)

2020-01-04

国务院重磅文件公布 全国价格联动

文件亮点很多,意味深长…真正的行业变革11月29日,国家卫健委体制改革司发布《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印发关于以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文件名意味深长,现在行业的目光都集中在带量谈判和采购上,但这只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性目标,是撕开全行业改革的突破口,医改是一盘大棋,真正的变革或许还在后头。《通知》显示,在总结评估全国

2019-12-01

国新办举行常用药供应保障和稳定价格措施吹风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9年8月22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介绍加强常用药供应保障和稳定价格的措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袭艳春: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加强常用药保障和稳定价格的措施,确保群众用药需求和减轻负担。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

2019-08-23

方同华:落地道地药材种植标准 推动中药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

中医药产业的发展逐渐受到各方的重视,然而中药材的质量问题一直被诟病。据药智网发布的一份《2017年药品质量不合格数据年度分析报告》。该报告涉及的不合格药品共4106批次。其中,药材不合格2618批次,占比64%;中成药不合格917批次,占比22%;化学药不合格493批次,占比12%。抽检不合格药品类型以药材所占比率最高。由此可见,中医药产业的药材质量安全问题亟待解决,国家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必须予以

201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