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建立用于大气污染物毒性评价的人肺泡上皮诱导模型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人多能干细胞建立用于大气污染物毒性评价的人肺泡上皮诱导模型,该研究由实验室研究员Francesco Faiola、刘思金、汪海林和刘倩合作完成。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近年来,大气污染对人

2021-02-24

污染物通过芳香烃受体干扰肠道菌群和宿主健康研究取得进展

  肠道微生物在维持宿主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紧密调控着宿主生物一系列生理代谢活动,如能量代谢、免疫功能、神经行为等。然而,环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会显着干扰肠道微生物群落,进而影响宿主生理健康。然而,目前污染物如何影响肠道微生物和宿主健康缺乏机理研究。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联国团队发现PCB126介导的AhR通路激活会明显干

2021-01-11

Nat Biotechnol:开发出无细胞生物传感器,可快速检测水污染物

2020年7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一种新的平台技术只需一滴水和几分钟就可以评估水的安全和质量。类似于怀孕测试,这种手持平台使用样本来提供易读的阳性或阴性结果。当检测到污染物超过美国环保署(EPA)的标准时,它就会发出绿色的光。在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的领导下,该测试可以检测17种不同的污染物,包括铅和铜等有毒金属、药品、化妆品和

2020-07-18

研究人员采用益生菌调节水体污染物诱导的斑马鱼脂质代谢紊乱

在斑马鱼生长发育过程中,添加益生菌可以重塑肠道菌群,调节脂质代谢相关基因,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全氟丁烷磺酸盐(Perfluorobutanesulfonate, PFBS)是我国水体污染严重的新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图1),可以干扰鱼类肠道菌群组成,导致脂质代谢障碍。最近,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联国团队首次揭示了益生菌Lactobacillus

2020-06-14

水中的环境污染物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危险

2020年6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有时有毒物质,如危险废物和工业副产品,会渗入我们的饮用水来源地下水。其中一种污染物是高氯酸盐,它是一种用于火箭燃料、烟花、化肥和其他材料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被认为会导致人体健康问题,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即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影响发育。近日发表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

2020-06-11

研究揭示益生菌对水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效应的调节作用

 在斑马鱼生长发育过程中,添加益生菌可以重塑肠道菌群,调节脂质代谢相关基因,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全氟丁烷磺酸盐(Perfluorobutanesulfonate, PFBS)是我国水体污染严重的新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图1),可以干扰鱼类肠道菌群组成,导致脂质代谢障碍。最近,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联国团队首次揭示了益生菌Lactoba

2020-06-10

空气污染物可穿过胎盘,对胎儿影响有待进一步确认

  近日,由比利时哈瑟尔特大学牵头的研究团队发现空气污染颗粒物可穿过胎盘,进入胎盘的胎儿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论文标题为“Ambient black carbon particles reach the fetal side of human placenta”。该研究对28名无吸烟史的产妇进行检测,高清图像显示,胎盘的

2019-11-07

Int J Epidemiol:来自中国的出生队列研究结果:高水平的空气污染物或与胎儿异常生长直接相关

2018年3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对中国女性进行研究发现,孕期暴露于较高水平的特定空气污染物或会增加胎儿异常生长的风险。图片来源:Yale University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基于对2010-2012来自中国兰州8000多

2018-03-15

梳理几种常见环境污染物的有害/有益作用

2017年8月26日/生物谷BIOON/---甲醛是无色刺激性气体,对眼、鼻皆具刺激作用,短期间吸入过多时会伤害呼吸道导致头痛、水肿等。甲醛进入细胞后还会伤害 DNA 造成基因突变,长期暴露可能致癌,国际炎症研究总署(IARC)指出甲醛极可能与鼻咽癌及白血病有关,也可能与肺部、口腔、咽部、胰脏及脑部癌症的产生有关。苯是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化学物之一。它主要用于制造塑料、橡胶、染料、去污剂和杀虫剂等

2017-08-26

生态中心在全氟有机污染物的分子毒理机制研究中获系列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郭良宏研究组在全氟化合物 (PFCs) 的分子毒理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毒理学期刊Archives of Toxicology (Yang et al. Arch. Toxicol. 2017, 91:1697–1707)。PFCs是一类广受关注的新型有机污染物,具有高度的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环境流

2017-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