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自然通讯》揭示喝绿茶抗癌的分子机制

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最新研究中,来自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生物科学系王春雨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发现了p53和EGCG之间存在一种前所未知的直接相互作用,并解释了EGCG如何增强p53的抗癌活性,从而为开发抗癌药物指明了新靶点。王春雨是利用核磁共振波谱研究阿尔茨海默症和癌症具体机制的专家,他将p53描述为人类癌症中最重要的蛋白

2021-02-15

自然·材料新闻》生物打印水凝胶类器官,指导组织规模的自组织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Zev J. Gartner教授团队在《Nature Materials News&Views》上发表Guiding tissue-scale self-organization一文。该文观点评论解析如下:要点:一种生物打印方法,利用形成类器官的干细胞作为水凝胶中的活泼墨水,可指导组织规模的自组织产生更现实的胃

2021-02-05

研究人员在大麦中鉴定出两个淀粉合酶IIa自然变异体

  淀粉是麦谷类作物籽粒中含量较高的组分,对作物的产量、营养品质、健康价值和加工利用有重要影响。淀粉合酶IIa(starch synthase IIa,SSIIa)是作物淀粉合成中的关键酶,缺失或不足会造成麦谷类作物中支链淀粉链长分布改变、直链淀粉和膳食纤维含量增加、总淀粉含量和产量下降。关于水稻、玉米等作物中重要的SSIIa自然变异体研

2021-02-03

西北大学研究团队《自然》发文:推动揭示2型糖尿病等复杂遗传病的分子机制

 北京时间1月28日凌晨,《自然》(Nature)杂志发表了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组严健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统解析非编码DNA突变对转录因子结合的影响》,为揭示2型糖尿病等复杂疾病的遗传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是后基因组时代的一项突破性研究进展。该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公布了该团队成功利用SNP-SELEX技术,分析人

2021-01-29

隐形的干细胞或能通过利用“免疫开关”来躲避自然杀伤性细胞的攻击

2021年1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题为“The SIRPα–CD47 immune checkpoint in NK cell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新方法或能控制机体免疫系统的自然杀伤性细胞(NK细胞),

2021-01-22

自然》子刊:110万人的睡眠特征研究发现女性更容易失眠

睡眠不佳是常见的,也被认为是各种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的潜在危险因素。近日,由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并发表在《自然人类行为》上的新研究表示:在美国、英国和荷兰,存在失眠问题的女性要高于男性。研究团队搜集了2000~2017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并纳入符合研究的200358名荷兰人(1~100岁)、471759名英国人(40-69岁,55.5%为女性),和4096

2020-12-03

自然》子刊揭示:从进食到禁食,这种肠激素是控制肝脏脂肪生成的关键

  肝脏脂肪生成在维持全身能量稳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通过形成富含甘油三酸酯(TG)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将能量分配给非肝组织。正常情况下,肝脏脂肪受到严格的调控,但在肥胖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和糖尿病中升高。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5/19(小鼠是FGF15,人是FGF19)是一种进食后期状态的肠激素,由胆汁酸核受体——法尼脂X受体(FXR

2020-12-04

Sci Immunol:科学家有望成功操控骨髓干细胞将其转化为先天性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性细胞

2020年12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Immunology上题为“Human innate lymphoid cell precursors express CD48 that modulates ILC differentiation through 2B4 signaling”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科罗

2020-12-12

自然》子刊:二甲双胍竟在抗衰老上大搞“年龄歧视”

 《自然·代谢》杂志发表了一篇来自德国科研团队的论文,研究者们发现,机体对二甲双胍的反应竟然“因年龄而异”,与在年轻线虫中起到的抗衰老作用相反,在年老的线虫中,二甲双胍会加剧衰老相关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寿命缩短[1]!相关的反应在人类细胞中也有观察到。气抖冷,二甲双胍也搞年龄歧视!?二甲双胍的作用“因龄而异”二甲双胍的抗衰老作用已经是旧闻了。二甲

2020-11-09

自然》:重大突破!科学家首次实现慢阻肺损伤肺组织的再生

 位列中国人第四大死因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1],就是这么一个治疗只能缓解症状,却难以逆转疾病进程本身的疾病。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中国目前的COPD患者已经接近1亿人,群体之庞大丝毫不亚于糖尿病[2]。今天《自然》杂志的最新研究,对COPD患者绝对是一个好消息:德国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COPD治疗的新靶点——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