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大脑和脊髄膜中的非血源性髓样细胞起源于颅骨骨髓和椎骨骨髓

2021年7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髓样细胞(myeloid cell)是高度异质性的,具有不同的个体发生(ontogeny)和免疫功能。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内的髓样细胞群体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CNS)功能稳态中的不同作用越来越被认可。包括脑膜的硬脑膜在内的大脑边界承载着大量的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免疫监视的髓样细胞。在损伤和神经炎症

2021-07-24

研究揭示长链非编码RNA调控小麦春化作用介导小麦开花的新机制

  冬小麦开花需要长时间环境低温的诱导,该过程称之为“春化作用”。这一过程受到外部环境因子和植物内在发育状态的双重复杂精准的调控。冬小麦不同品种的春化特性与其产量直接相关。在六倍体小麦中,TaVRN1是受低温诱导、可加速开花转换的关键调控因子。然而,目前对于在春化过程中TaVRN1逐步激活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

2021-06-04

BMC Biology:研究揭示棉花着丝进化与抗逆性状分化机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分子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开展了棉花着丝粒的进化研究,开发出鉴定着丝粒的新方法,阐明了棉花着丝粒的快速进化机制,揭示了姊妹种抗逆性状分化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为植物的着丝粒进化研究提供了参考,为棉花的进化和抗逆遗传改良提供了资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BMC生物学(BMC Biology)》上。据团队首席李付广研究员介绍,着丝粒是连接一

2021-06-14

植物着丝研究中取得进展

  染色体的精确分离是保证遗传信息正确传递和基因组稳定的前提,这个过程直接依赖着丝粒区组装的多层动粒蛋白复合体和纺锤体微管间的动态结合。目前,在哺乳动物和酵母中已鉴定超过100个动粒蛋白,它们之间相互结合形成蛋白亚复合体结构,包括与着丝粒染色质直接结合的内侧组成型CCAN蛋白网络、与微管直接结合的外侧KMN网络复合物、调控细胞周期进程的纺

2021-05-21

The Plant Cell:普通小麦亚基因组非对称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经两次远缘杂交而形成的一种异源六倍体作物,含有A、B和D三个亚基因组。亚基因组分化对多倍体小麦基因组可塑性具有重要贡献,且成为其成功驯化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决定小麦亚基因组分化的时空特异性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薛勇彪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

2021-06-03

OsWRKY53调控水稻株型和型方面取得新进展

  水稻的株型和粒型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油菜素内酯(BR)和MAPK信号在调控水稻株型及粒型上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有多个BR信号(OsGSK2-OsBZR1)和MAPK信号(OsMAPKKK10-OsMAPKK4-OsMAPK6)途径的重要组分被鉴定出来,然而,仍有很多相关的科学问题有待解决和研究,如OsGSK2介导的BR信号途径是

2021-05-25

小麦小穗数形成遗传基础解析研究中获进展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人们重要的能量摄入和蛋白质来源。我国是小麦生产和消费大国,培育高产小麦品种、不断提高小麦产量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穗粒数是小麦产量三要素之一,与穗形态发育密切相关。小麦穗(spike)是由附着在穗轴两侧、交替互生的小穗(spikelet)构成。每个小穗包含数目不等的小花(

2021-05-09

研究利用多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一代聚合多个优异等位基因的小麦新种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利用CRISPR/Cas9介导的多基因编辑技术,在冬小麦品种郑麦7698中实现了同时靶向2个、3个、4个和5个基因的定点敲除编辑,一代实现了多个优异等位基因聚合,并通过胚拯救和后代分离,成功获得了无转基因、聚合多个优异等位基因的小麦新种质,为小麦和其它多倍体农作物开展多基因聚合育种提供

2021-04-05

研究发现调控小麦孕穗期根系深度重要基因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创新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小麦液泡分选受体基因 TaVSR1-B 启动子区转座子与孕穗期根深显着相关。2月8日,相关研究成果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据景蕊莲研究员介绍,根系深度是作物根系构型的重

2021-03-02

研究揭示OsmiR396和OsmiR408遗传网络对形的调控

  microRNA(miRNA)是作物复杂农艺性状育种的目标,在不同物种中,不同miRNA之间协同作用调整某一特定发育进程。水稻粒形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调控该因素的miRNA网络建成的研究较少。近期,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苗雪霞研究组研究发现,通过超表达mimicry miR396(MIM396)下调Osmi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