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The Plant Journal:揭示白菜和甘蓝球发育的关键转变期及其调控通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分子设计育种团队在大白菜结球的转录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该研究通过大规模时序转录组分析发现了大白菜叶球发育过程中存在以转录重编程为特征的结球转变期,并揭示了植物激素乙烯在大白菜结球发育中的特殊调控作用。相关内容以“A cluster of transcripts identifies a transit

2022-02-11

Nat Immunol :沈蕾/何斌/邱发现肺纤维化的潜在治疗靶点

   2型固有淋巴样细胞 (ILC2) 是高度异质的组织驻留淋巴细胞,可调节健康和疾病中的炎症和组织稳态。然而,这些细胞如何整合到组织微环境中以执行组织特异性功能尚不清楚。2022年1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沈蕾,何斌及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邱菊共同通讯在Nature Immunology 在线发表题为“Neuropili

2022-01-26

木和伞花木的叶绿体基因组解析取得进展

   掌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和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是无患子科(Sapindaceae)植物,为我国特有,它们分别所属的掌叶木属(Handeliodendron)和伞花木属(Eurycorymbus)是无患子科的单种属。2021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2022-01-18

Cancers:天然产物β-七素有潜力阻止卵巢癌转移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着手了解更多关于β-七叶素如何在卵巢癌转移的背景下发挥作用。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的研究发现,当在小鼠的肿瘤开始生长之前或之后给予β-七叶素,可以减少卵巢癌细胞的转移扩散。

2021-12-31

Science:揭示大脑的岛皮层利用身体信号来调节恐惧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神经生物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小鼠身上发现,大脑依靠身体的反馈来调节恐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11月19日的Science期刊上。

2021-11-22

骆驼刺磷组分分配模式研究获进展

  植物叶磷组分的重新分配被认为是植物应对磷限制的高效磷利用策略。多年生的荒漠植物骆驼刺作为豆科植物可从土壤和地下水中吸收氮素营养,也可以生物固氮的方式获取氮。因此,骆驼刺需要吸收更多的磷素养分或采用高效利用体内磷素养分的方式来维持养分平衡。然而,当前对生长于不同磷有效性土壤上的骆驼刺叶磷组分分配模式和与土壤特性,尤其是土壤磷库的关系尚不

2021-11-08

额颞痴呆(FTD)新药!武田行使选择权:开发脑渗透颗粒体蛋白替代疗法DNL593!

DNL593是一种脑渗透颗粒体蛋白前体替代疗法,通过静脉给药,跨越血脑屏障,进入大脑。

2021-11-18

风毛属植物适应高海拔环境研究取得进展

生物如何适应极端环境是进化生物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相比低海拔地区,高海拔地区常常具有低温、低氧、土壤贫瘠和紫外线辐射强等极端环境。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研究植物对高海拔环境适应与进化的天然实验室。青藏高原地区孕育着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包含许多极具特色的高山植物类群,其中风毛菊属是该地区高山植物代表性类群之一。风毛菊属隶属菊科,拥有超

2021-09-21

新研究显示新冠病毒与采集于老挝的头蝠冠状病毒有共同关键特征

英国《自然》杂志的预印本平台“研究广场”日前登载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老挝北部某些洞穴中栖息的菊头蝠所携带的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具有共同关键特征,这表明自然界存在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的病毒。在这项新研究中,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和老挝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间在老挝北部石灰岩“岩溶地带”捕获了46种共计645只蝙蝠,并就这些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是否与新

2021-09-22

硒酸钠对堇碎米荠两个生长时期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取得进展

堇叶碎米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硒超积累植物,野生资源主要分布在湖北的恩施和湖南壶瓶山一带。同时,堇叶碎米荠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富含蛋白、维生素、芥子油苷等营养成分。2021年3月份,堇叶碎米荠已经被国家卫健委正式批准按照叶菜类蔬菜管理,成为合法的新食品原料。目前,富硒堇叶碎米荠在富硒农业中广泛种植。其中,莲座期的幼苗常常用于鲜食,而开花至结荚期成熟苗主要用于

202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