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BJ:花生转录组de novo测序揭示针发育相关的功能基因

近日,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梁炫强研究员、陈小平博士,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所长禹山林研究员及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ICRISAT)基因组中心负责人Rajeev Kumar Varshney等完成的花生转录组de novo测序的结果发表于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该杂志创刊于2003年,影响因子5.44,是专注于应用植物科学的期刊。

2013-01-04

:胡立宏等研究罗汉降血糖机制获进展

罗汉果是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果实,产于广西,主治肺热痰火咳嗽、咽喉炎、扁桃体炎、急性胃炎、便秘等。罗汉果富含三萜类成分罗汉果皂苷,因其甜度高、热量底而作为甜味剂被广泛使用,尤其是作为肥胖者和糖尿病患者的代用糖。许多研究表明,罗汉果皂苷能提高葡萄糖和脂肪的利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但罗汉果降血糖作用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并不明确。

2012-11-18

Nature:一种调节血压新机制 新DNA测序方法威力

分析数个患罕见高血压的病人的所有基因,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调节所有人血压的一种新机制。 由耶鲁大学科学家带领的国际研究小组所发现的研究结果,发表在一月二十二日的在线Nature杂志上,它可以帮助解释患高血压的十亿人出了什么故障。这项研究还证明了新DNA测序方法在寻找先前未知致病基因方面的威力。

2012-11-19

Stock:食用白色蔬可预防中风

荷兰研究人员指出,食用部分为白色的水果和蔬菜可能比其他果蔬更能降低中风风险。 在《中风》双月刊11月一期上刊登的这篇研究报告说,每天每食用25克白色水果和蔬菜可以使中风风险降低9%,苹果和梨是吃得最多的“白色水果”。 报告作者、荷兰瓦赫宁恩大学博士后琳达·格赖普说:“绿色、橙色/黄色和红色/紫色果蔬与中风没有关系。不过,白色果蔬摄入量高的人与摄入量低的人相比,中风的风险会低52%。

2012-11-18

PLoS One:德安等中药丹参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果德安课题组自2000年起,针对中药是多成分复杂体系的特点,应用现代生物学、化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多学科的技术和方法,对中药丹参药效物质基础、质量控制、体内代谢、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通过十多年的努力,目前已发表与丹参直接相关的SCI论文39篇,总影响因子(按至2010年五年期平均统计)为86.327,论文累积SCI他引502次。申请相关专利6项,其中4项已获得授权。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