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具有预防阿尔茨海默病(AD)或改善认知功效的化合物最近研究荟萃

在老龄化日趋显著的情况下,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患。针对这一疾病,国际制药纷纷投向阿尔茨海默病(AD)市场。但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如由诺华开发的胆碱酯酶抑制剂艾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起的中度痴呆。

2013-08-30

PNAS:阻止真菌细胞附着的新化合物

2013年8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针对严重、有时甚至是致命的真菌感染,近日,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 (WPI)和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School (UMMS)的研究小组已经发现了一种化合物,能阻止真菌细胞附着表面。通常情况下,真菌细胞附着是人类病原体白色念珠菌感染过程中发生的第一步骤。

2013-08-14

PLOS ONE:营养所研究人员在青蒿素类化合物抗肿瘤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随着我国科学家凭借对青蒿素类药物的研究获得2011年国际拉斯科临床医学大奖,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再度成为举世瞩目的明星分子,其中双氢青蒿素(DHA)是青蒿素的主要代谢产物和活性最强的一种衍生物。近年来,王慧研究组对青蒿素类化合物的抗肿瘤功能及机制开展了多项研究,已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卵巢癌、肝癌的抗癌效果并探讨了其作用机制。

2012-11-18

Angew Chem Int Edit:研究人员开发新化合物成功阻止艾滋病病毒的复制

近日,来自西班牙大学和研究中心以及瓦伦西亚大学科学家等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已经成功设计出一种小型合成分子,其能够添加到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并阻断病毒的复制。

2013-12-02

mBio:发现控制致命性李斯特菌的化合物FPSS

图片显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绿色)感染大鳞大麻哈鱼(Chinook Salmon)胚胎细胞(红色),图片来自M. Wiedmann and M. Roma。 根据美国PhysOrg网2012年1月4日的报道,在一年内被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污染的甜瓜杀死30个人的岁月里...

2012-11-18

PLoS ONE:新分子标记预测哪类患者最有可能受益抗癌药物的时间最长

2013年9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分子标记--“Mig 6”,能准确地预测服用一类抗癌药物EGFR抑制剂中两个最广泛使用药物的患者是否有更长的生存期,是否能长达两年。 FDA批准药物--吉非替尼(易瑞沙)和厄洛替尼(特罗凯)用于治疗肺癌和胰腺癌患者,但通常只有少数有EGFR基因突变的肿瘤患者能长期受益,肿瘤大小会减小。

2013-09-08

Nat Commun:新型化合物可有效降低帕金森疾病的发病进程

2012年10月2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化合物家族,其可以有效减缓帕金森疾病的病情发展。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10月23日的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帕金森疾病是第二大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是由于大脑多巴胺神经元死亡所引发的疾病,可以使得患者颤栗、僵硬以及行动困难,当前适应症的疗法并不能减缓病情的发展。

2012-11-18

Antiviral Res: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可有效杀灭HIV的新型化合物

2013年10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据世界卫生组织消息,世界范围内大约有3400万人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且每年都会新增250万HIV感染者。近日来自乔治亚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药物,其可以在HIV整合到人类DNA中之前将HIV消灭。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Antiviral Research上。

2013-10-18

Biomaterials:揭示抑制朊病毒感染的新型化合物

近日,来自艾伯塔大学的研究者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合物可以抑制大脑中失常蛋白质的扩散,这种失常蛋白质可以引发人类和动物的致命性的神经变性疾病。神经变性疾病如人类的克雅氏病和家牛、羊的大脑疾病都可归因于功能失常的蛋白质。 研究者表示,这种失常蛋白存在于大脑中,折叠成特定的形状以发挥其功能。但是折叠一旦发生错误,结果就会产生朊病毒,朊病毒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

2012-11-18

PLoS:离子通道活性化合物筛选平台

来自上海药物所等处的研究人员采用基于荧光的筛选技术,搭建了离子通道活性化合物筛选平台,并从中发现多个活性化合物,比如KCNQ1激动剂六氯酚(Hexachlorophene),相关研究成果公布在PLOS ONE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是上海药物所利民特聘研究员和高召兵博士,第一作者为研究生郑月明。

201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