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如何解决肥胖相关心肌病?看专家怎么说

2017年9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而近些年肥胖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据估算全球有超过11亿成年人处于超重状态,其中有三亿多人已经达到肥胖的水平。相比于同年龄的非糖尿病人群,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衰的风险几乎增加了三倍,而以胰岛素抵抗、ROS积累、凋亡和收缩功能恶化为特征的代谢性心肌病则是导致心衰发生的一种早期疾病。这些异常的出现都与线粒体功能失调有关。虽然

2017-09-11

STROKE:利用MRI探究不同血管危险因子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血管风险因子与腔隙性脑梗死的不同相关性已有报道,这也许是因为诊断的差异性和潜在的腔隙性脑梗死发病机理的异质性。在一项大型MRI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研究之中,研究人员探究腔隙性脑梗死危险因子的特征和MRI影像学特点的相关性,并将结果发表在STROKE上。

2017-08-03

生物物理所揭示 RNA 结合蛋白调控急性心肌梗死的机制

图:CUGBP1 转基因小鼠促使 AMI 心脏功能和心肌病理损伤显着改善心肌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高发性疾病,迄今缺乏有效的防治办法。因此,揭示心肌梗死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RNA 结合蛋白 CUGBP1 在心脏发育

2017-04-07

2017国际干细胞心肌修复转化医学论坛在沪圆满闭幕

2017年4月12日讯 2017年4月11-12日,由上海市细胞生物学学会,健康科学研究所,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复旦大学生物谷医学研究院,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科学院干细胞生物学重点

2017-04-13

研究发现在心脏上喷涂生物材料可以有效促进心肌梗死后的心脏修复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缺血性的坏死,主要原因是给心肌供血的冠状动脉血供突然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持久的缺血而引起的心肌坏死。研究人员已经证明了微创方法在形成心脏病发作小鼠模型中促进修复受损心

2017-03-23

2017国际干细胞心肌修复转化医学论坛隆重开幕

2017年4月11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国际干细胞心肌修复转化医学论坛在上海盛大开幕。本次论坛聚焦非编码RNA与干细胞心肌修复、干细胞与心脏疾病模型和药物筛选、心血管细胞重编程、转分化与再生、干细胞及衍生物与心

2017-04-11

Cell Rep:发现制造成熟的人心肌细胞的秘密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以经过基因改造缺乏免疫系统的新生大鼠为研究对象,将多达20万个未成熟的人心肌细胞注射到这些大鼠的心脏中。这些人细胞经过绿色荧光蛋白或红色荧光蛋白标记。在大约1周之后,这些细胞保持未成熟的状态。但是在一个月之后,它们似乎发育成熟了。这些研究人员测试了这些细胞,结果发现它们能够像成年心肌细胞那样准确地收缩或跳动。

2017-04-02

健康所杨黄恬研究组发现天然化合物小檗胺(berbamine)后处理抵抗心肌缺血/复灌损伤

2月2日,自然出版集团子刊Cell Death and Disease在线发表了健康科学研究所杨黄恬研究组题为“Berbamine postconditioning protects the heart from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modulation of autophagy”

2017-03-21

Adv Biosys:利用心肌细胞开发出“活的二极管”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心肌细胞和心脏成纤维细胞,构建出一种“活的二极管”,而且这种二极管能够用于基于细胞的信息加工。

2017-02-17

“高敏感”心肌标志物助力急性心梗早诊早治

(2016年12月9日 北京)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快速增长趋势,大约每10秒即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有研究显示,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已占总死亡构成的41%,防治形势异常严峻。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201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