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合肥研究院等基于流控芯片技术在细胞趋化性和记忆效应研究中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刘勇课题组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教授 Francis Lin 课题组合作,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在细胞趋化性和记忆效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封底文章形式发表在

2017-04-27

Water Research:揭示铜绿囊藻砷转化与代谢的影响因素

 砷(As)在天然水体中多以砷酸盐[As(V)]、亚砷酸盐[As(III)]等无机形态和一甲基砷(MMA)、二甲基砷(DMA)等有机形态存在,因其不同的生物毒性效应与环境健康风险而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尽管已有的研究表明蓝

2017-04-21

早期诊断:让RNA发光,改变液体活检的纳米技术

在癌症早期诊断领域,通过检测血液或尿液中与肿瘤相关的生物标记物来诊断癌症的液体活检与传统活检相比侵入性更低,更为经济省时,需要专业技能也较少。循环DNA(circulating DNA),微RNA(microRNA, miRNA),和

2017-04-17

生命中心欧光朔研究组在 Developmental Cell 发文 揭示丝骨架调控细胞 - 细胞融合新机制

2017 年 4 月 11 日,生命中心欧光朔研究组在《Developmental Cell》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Spectraplakin 蛋白诱导微丝骨架与融合蛋白形成正反馈促进细胞融合” (Spectraplakin Induces Positive Feedback between Fu

2017-04-19

AACR:肿瘤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决定病人对免疫疗法的反应

根据匹兹堡大学癌症研究所(UPCI)的研究人员的初步研究结果,癌症病人体内某些免疫细胞含量过高或者过低都与病人对免疫治疗的反应程度相关。这项研究成果由UPCI讲席教授、头颈外科主任及肿瘤免疫学项目组共同领导者Robert Ferris博士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2017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上公布。

2017-04-05

魏于全教授:肿瘤环境与生物治疗

3月11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肿瘤免疫+”研讨会:Better Together 在上海粤海酒店继续进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肿瘤微环境与生物治疗”的精彩报告。

2017-03-14

陈璞:尺度组织工程新方法用于三维图案化细胞

3月4日讯,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疾病特异性模型研究及应用研讨会”汇集了生物科学家、生物医学工程师、临床专家等业界大咖,当然也有一些新面孔,本会议最后一位报告人是去年刚刚归国的陈璞教授。陈教授自2011年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后即赴美国,先后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哈佛麻省理工健康科学与技术部、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附属金丝雀癌症早期诊断中心从事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相关的博士后研究。

2017-03-06

杜亚楠教授:3D组织阵列实现高通量精准药物筛选和评估

3月3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7疾病特异性模型研究及应用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杜亚楠教授以“3D微组织阵列实现高通量精准药物筛选和评估”为题为我们介绍了3D微组织模型及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2017-03-06

上海系统所发明可降解“蚕丝蛋白骨钉”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陶虎带领团队,通过传统纺织业的蚕丝最新研发了一种可降解且降解速度可控的生物医疗器械。相关成果以“基于功能化蚕丝蛋白的可溶光学衍

2017-03-01

肿瘤环境如何再次将癌细胞推向罪恶的“深渊”?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将治疗癌症的重点放在了癌细胞本身,比如如何利用特殊药物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然而近年大量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在癌细胞增殖、扩散转移以及对多种疗法的耐受性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那么这种所谓的肿瘤微环境到底是如何促进癌症发展的呢?本文中小编就对多篇文章进行了整理,来阐明肿瘤微环境对于癌症的重要性,分享给各位!

2017-02-27